成都民间曾流传着一首民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这首民歌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历史之谜。据说明末张献忠起义推翻了明朝在四川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农民政权“大西国”。后来清兵入关,四川发生了连年混战,张献忠不得不退出成都,“大西国”被吴三桂摧毁。民谣说,张献忠兵败退出成都时,隐藏了“大西国”的金银财宝。谁找到石牛和石鼓的标志,就有可能找到“大西国”的神秘宝藏。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g]551042[/img]
明末起义军领袖张献忠南征北战,后以四川为基地建立大西政权。张献忠来自陕西延安。他出身贫寒,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卖枣子。1630年(崇祯三年),他在米脂参加农民起义,被称为“八王”。起义军转战山西、河南等地,势头巨大。张献忠喜欢“抢劫”
从1630年到1646年战败死亡的18年,张献忠据说凭借烧杀掠夺富于敌国。“天府之国”的财富可以说是他所拥有的。与他相比,崇祯皇帝只能算是一个“小家庭”。他曾在皇城举行斗宝大会,自豪地炫耀自己的财富。20多栋房子里摆满了珍宝、金锭和银锭,令人眼花缭乱,甚至近乎目瞪口呆。
1646年,满清肃亲王豪格和吴三桂率领清军从陕南进川攻打张献忠。同年11月,大西军被清军包围。张献忠匆匆出城迎战,在凤凰山(今四川南溪县北)被清将雅布兰射杀。张献忠一死,金银财宝的下落也成了谜。300多年来,张献忠的宝藏一直被人们铭记在心,但天大地大,到底四川的宝藏是什么?谁会有幸获得这大笔财富?摆脱历史的迷雾,宝藏能在我们面前吗?
然而,后人对这些无与伦比的财富宝藏的探索从未停止过。目前,财宝的下落有以下说法。传说张献忠在成都建立政权后,指派义子在青峰山修建地宫,富可敌国的宝藏就藏在其间。另一种可信的说法是,1646年春天,张献忠利用水路疏散成都,在江口地区被杨展打败,被迫沉银而逃。相关机构专家鉴定了江口沉银遗址出水文物,最终达成协议,基本确认眉山彭山区“江口沉银遗址”是历史记载的张献忠沉银中心区之一。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张献忠的意外死亡直接导致了大西军的整体崩溃和逃跑。他几乎所有的财宝都被扔到了原地,可能都被清军带走了。当然,也有可能他的财宝早在那个时代就被当时的乱兵瓜分了,真正的财宝可能早就流落在民间了。
[img]551043[/img]
到目前为止,张献忠的宝藏之谜一直令人困惑。张献忠的宝藏应该埋在金马河里。有人猜测这些古铜币不是张献忠的宝藏,可能是当时农民起义时地主藏的古铜币。北宋时期,西川青城县现在是四川都江堰,王小波等人起义没收地主财产,得到了广大贫困农民的回应。为了避免起义军的搜查,当时的地主豪绅把自己的财产藏在地窖里。由于起义地点靠近发现硬币的地点,有人猜测这些古硬币可能是当时地窖损坏的,流入河流。
300多年来,随着不同的发现,张献忠“江口沉银”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及,但真相总是令人困惑。虽然对张献忠宝藏的谜团有不同的看法,但最终的结果仍然需要留给研究专家来揭示。我相信时间会逐渐揭示张献忠宝藏的谜团。
揭秘张献忠万两金银之谜,真的沉入河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