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秦国迁都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img]548263[/img]
自古以来,“迁都”一词并不新鲜,包括古代、现代和当代。由此可见,“迁都”在全世界都是一种普遍现象。中国历史上的“迁都”并不少见。
迁都的原因有很多,但无非是自然因素、社会原因、政治需要、战略考虑和外患所迫。
[img]548264[/img]
在中国古代,秦帝国是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统一完成前,定都九地九次迁移,分别是西垂(今甘肃东南)、秦邑(今甘肃清水县、张家川县)、(今陕西陇县南)、会议(今陕西眉县东北)、平阳(今陕西眉县西)、雍城(今陕西凤翔县)、泾阳(陕西泾阳县北)、橡阳(今陕西临潼县北)、咸阳(今陕西咸阳东)。
[img]548265[/img]
前六次迁都,为早期战略性东迁, 从最初的西戎荒野之地,
到达西周都腹地,经济文化高度发达,为其后续的实力奠定了基础。最后三次迁都见证了秦寻求进一步强大、统一世界的崇高抱负。
摆脱羁绊的迁都:雍城-泾阳
[img]548266[/img]
雍城,位于陕西省宝鸡凤翔县,是中国东周时期的秦国都。从秦德公元年(前677年)到秦献公二年(前383年),建都长达294年,是秦国定都时间最长的都城。雍城以河为城,秦居雍城以水御敌200年后首筑城墙。
秦灵公时,为摆脱旧贵族势力的羁绊,灵公决定迁都泾阳,作为雍都的陪都或军事性质的临时都城。
雄心勃勃的迁都:泾阳-橡阳
[img]548267[/img]
到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为了便于东方发展,秦国将都城迁至橡阳,具有临时军事都城的性质。到了孝公,橡阳终于成了政治中心。秦迁都橡阳,与秦的雄心壮志和当时的情况有关。
当时,魏国深入河西,成为秦国的重大问题,秦东进入战略的绊脚石。当秦国强大时,秦国迁都橡阳,然后对魏国形成了进攻。橡树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正如司马迁所说,“北方是荣迪,东通三晋。”魏沿着洛河西岸修建长城,保护秦朝。后秦突破了魏长城,恢复了河西的土地。从那时起,魏和秦就不一样了。
君临天下迁都:橡阳-咸阳
[img]548268[/img]
秦孝公继位后,决心努力工作,任命商鞅实施变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终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秦孝公实施商鞅变法后,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受到了保守派和老贵族势力的强烈阻碍。为了消除障碍,公元前359年,秦孝公决定移居咸阳,这是一块集政治、经济、军事战略优势于一体的宝地。
咸阳渡过渭水,地势平坦,北有九座山,易守难攻;南临渭河,水源充足;临近西周故都,发展较早,农业发达;遥望终南山,物产丰富。更重要的是,它位于东、西、南、北的主要交通道路上,地理位置独特。秦王住在咸阳,有居中指挥,傲视群雄。
@ 人口的增加也是迁都不可忽视的因素。
秦迁都九次 为什么秦国最终选择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