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匈奴和汉人,
历史上,中原民族对抗游牧民族最残酷的朝代是汉朝。汉武帝时,一个又一个著名的将军出现了,如李光、卫青、霍去病等。
霍去病只杀了占整个汉朝匈奴王的一半,杀了至少10万匈奴人,俘虏了大量匈奴人。
当然,汉朝也会善待被俘的匈奴国王或将军,但毕竟,汉朝对匈奴的胜利和失败,杀死了这么多匈奴人,那么愤怒的匈奴人如何对待被俘的汉人呢?
匈奴一般对汉代俘虏,尤其是高级俘虏采取温柔的态度。例如,张骞、苏武、李陵等人都成为匈奴俘虏,并在匈奴领土上生存下来。不仅如此,匈奴还为这些汉代俘虏结婚生子。
匈奴作为汉朝的敌人,为什么要善待这些汉朝俘虏?
[img]547661[/img]
增加人口,繁育后代
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汉代,人口是衡量国力实力的重要因素。有些人可以种植食物,有些人可以培育战马,有些人可以建造宫殿。当然,大多数人必须纳税,这对统治者来说非常重要。
匈奴以畜牧业和狩猎为生,是马背上的民族,战斗力很强,但他们在北方寒冷的地方,人口并不多。当冒顿单独在位时,人口大约超过150万,最繁荣的时候,人口不超过300万。
然而,汉宣帝末年,西汉人口达到5000万。与我们的现代人口相比,它并不多,但与匈奴人口相比,它确实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如果你想提高你的实力,你需要更多的人。匈奴人也理解这一事实。在人口不足的环境下,匈奴人不遗余力地劝说汉代俘虏或投奔者,为他们结婚生子,以达到增加人口的目的。
[img]547662[/img]
史料记载:
"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丝赎之。"上许晏。"
苏武在匈奴苦了19年。即便如此,匈奴还是给了他一个妻子,生了一个叫子通的孩子。人口是国力的第一要素。此外,这些高级俘虏大多智力过硬,这可能有助于提高匈奴人的素质。
同化,吸引人才
即使在21世纪,人才也是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资源之一。只有有了人才,我们才能发展科技、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匈奴作为一个马上的国家,也非常渴望汉朝的科技和文化。他们也愿意收回这些高级俘虏。
“于是卫律单于谋:‘穿井筑城,治楼藏谷,守秦人。汉兵来了,但我无能为力。’也就是说,数百人穿井,数千人砍伐材料。也就是说,胡人不能守城,他们是遗汉粮。卫律结束了,甚至还有苏武、马红等。,他们想回到汉使。”
西汉大汉奸卫律,长期协助匈奴单于,为其提出建议,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卫律为苏武等人求情,才挽救了苏武的生命。
汉人聪明,善于战略,能提出治理国家的建议,能制造复杂的设备,这是匈奴所没有的。在宋朝,契丹还掠夺了大量宋人,帮助他们成为东亚最强大的政权,以增强自己的实力。
李陵被汉武帝愚弄了。他只带了5000步兵攻击10万匈奴骑兵。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他发挥了汉军的威望和汉军的血性。李陵以5000步兵和强弓弩杀死了数千英里以上的匈奴骑兵。也可以说,尽管他失败了,但他仍然很荣幸。
“单于壮陵,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魏律为丁灵王,都贵用事。”
李陵杀死了这么多匈奴人,但匈奴人并没有让李陵难堪。他娶了李陵的儿媳,并被命名为右校王。一方面,匈奴人认为李陵是个天才,可惜被杀了。另一方面,李陵作为李家的后代,有很大的影响力,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汉代人才。
之后霍光派人去匈奴接李陵回国。李陵没有回去。不是匈奴不让他回去,而是李陵选择留在匈奴。匈奴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仁义尽,这也可能是他们吸引人才的策略之一。
考虑到国力的比较,减缓国家之间的矛盾
公元前200年,刘邦派遣32万名北伐匈奴人,军队前往平城,遭遇匈奴伏击。刘邦轻视敌人,落入匈奴人的包围圈,被困在白色登山中。起初,他想杀死这些汉军,但陈平为刘邦制定了一个计划,贿赂了他的妻子和妾,他独自吹枕头风,这让刘邦逃脱了。
[img]547663[/img]
从那时起,在汉武帝之前,汉朝一直在追求匈奴的和谐和亲密战略,以尽量减少与匈奴的冲突。即使是强大的吕后也不敢轻易对匈奴动武。白登的围攻证明,汉朝暂时不是匈奴的对手。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要自找麻烦呢?汉朝应该保持低调,等待机会。
韩信被胯下羞辱了。他愿意这样做吗?如果实力不强,只能妥协。如果韩信没有考虑到刘邦的恩情,韩信早就自立为王,这足以与刘邦和项羽分享世界。
直到文帝和景帝帮助汉朝积累了足够的实力,汉武帝才开始向匈奴军队作战。俗话说,不是不报告时间,一切都报告。汉武帝初期,汉朝实力雄厚,粮仓里的许多大米都腐烂了。仓库里的硬币甚至被钱的绳子腐蚀了,还有两个凶猛的将军,魏青和霍去病。
正确的时间、地点和人,这就是上帝想让汉武帝做出贡献,经过几次战斗,打败匈奴人。公元前130年,魏青为骑马将军,四路迎战匈奴。魏青勇敢、冷静、冷静地指挥,直接进入匈奴圣地龙城,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公元前123年,霍去病随卫青出征。霍去病独自率领800名轻骑兵袭击数百英里,击败匈奴,赢得数千名敌人。为了表彰他的成就,汉武帝将霍去病封为冠军侯。
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率领5万精兵,北伐匈奴,霍去病进兵2000多里,与匈奴左贤王主力作战,歼灭7万多名敌人,漠南匈奴势力被一扫而空。
[img]547664[/img]
在卫青和霍去病的消灭下,匈奴人节节败退,根本不是对手。如果卫青和霍去病死得太早,确实有可能摧毁匈奴人。之后匈奴的实力不如以前了。因此,匈奴改变了傲慢的问题,善待那些汉朝俘虏。
苏武曾对卫律道:
“南越杀汉使者,屠九郡;万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立即被杀。匈奴没有耳朵。如果我知道我没有降明,想让两国相攻,匈奴的灾难从我开始。”
匈奴不敢单独杀死苏武。苏武是汉朝的使者。一旦汉朝的使者被杀,汉朝就会派军队去征服。匈奴仍然可以理解这一后果。
一方面,善待汉朝俘虏可以减缓两国之间的矛盾。匈奴暂时不想与汉朝竞争。另一方面,被打败的一方只能是孙子,这是由力量决定的。即使匈奴不愿意,他也必须这样做。
当然,匈奴不是一个降将,也不是一个俘将。例如,李广利一开始对他很好。后来,魏律被当作祭品杀害。
后来匈奴支单于当政,他很残忍,甚至杀了汉使谷吉。这突然激怒了汉朝,然后派将军陈汤千里远征,只是砍掉了智支单于的头,说了这样一句至今仍受人称赞的话:
以示万里,明犯强汉的宜悬头蛮夷地狱,虽远必杀!”
这就是《战狼》电影中“犯我中国人,虽远必杀”的由来!
汉人和匈奴不是死敌吗? 匈奴为什么要善待汉朝的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