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皇后(上世纪200年代至前135年6月29日),中国西汉时期的皇族女性,名义,汉文帝皇后,汉景帝生母,出身清河县观津(今河北省衡水市武夷县审坡镇)。虽然《史记》和《汉书》都没有提到她的名字,但东汉赵岐在《三辅决录》中提到了她的名字“易”。此外,在唐代司马贞写的《史记索隐》中,提到西晋皇甫静称窦皇后为“易房”。窦掌权横跨景帝、武帝两代,倡导黄老之术,成为西汉初年道教“无为而治”的忠实执行者和维护者。窦氏虽然不如吕雉、卫子夫熟悉,但对西汉的政治影响深远。
[img]547445[/img]
早年
窦氏生年不明,丈夫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3年出生,长子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出生,所以生年不迟于公元前200年。吕雉为皇太后时(前195-前180年),窦氏作为家人子被选入宫服侍吕雉。之后,吕雉把一群宫女送出宫,送给诸侯王,每王五名,窦氏就在其中。窦姬因家乡在清河郡,于是请监管此事的宦官将她分到赵国。宦官答应,却粗心大意,将窦氏排入代国队伍,窦氏不得不来代国,却得到了代王刘恒的青睐。窦先生一女刘嫖,后生刘启、刘武等二子。
[img]547446[/img]
王朝尚未入朝为帝时,王后早已去世。陈平、周勃等元老杀诸吕,迎立代王刘恒为汉文帝后,代王后生的四子相继去世。前元年(前179年),刘启作为一个普通的长子被列为皇太子。同年三月,群臣请立皇后。文帝之母薄太后说:“诸侯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窦氏因此被列为皇后,女儿刘嫖被封为馆陶公主。第二年,幼子刘武被立为代王,不久改迁梁国,改封为梁王。
家庭背景
窦的父母早逝,埋在观津(目前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的青山墓)。薄太后下令追封窦皇后的父亲是安成侯,母亲是安成夫人。此外,清河还设立了200户公园,由长城看守。一切都是按照薄太后父亲灵文侯墓灵文园的做法。
窦皇后有两个兄弟。他的兄弟是窦长君,他的兄弟是窦少君。窦四五岁时,由于家境贫寒,兄弟俩被带到其他地方,成为奴隶,没有消息。后来转售了十几户人家,最后到宜阳(今河南宜阳)进山挖石炭。一天晚上,有100多人在悬崖边睡觉,突然山崩,睡在悬崖边的人都被压死了,只有窦少君逃脱了危险。不久,窦少君跟随主人到京师,听说新皇后姓窦,原籍在观津,窦少君以为这就是他的妹妹。窦少君离家时,虽然年纪小,却记得自己的籍贯和姓氏,还隐约记得和姐姐一起摘桑叶,从树上摔下来的场景。在他详细写下这些事情后,他请人把它们交给窦皇后。窦皇后看到这封信后大吃一惊,立即召唤窦少君,并详细询问其他情况,姐弟俩就此相认。窦皇后还要求窦少君回忆过去的一些场景。少君回忆道:“姐姐离我西去。我记得我在驿站分开的时候,请米汤给我洗头,离开的时候给我吃饭。窦皇后泪不成声,紧握着窦少君的手。
窦皇后奖励了她的两个兄弟,并把他们安置在长安。后来,他们邀请了美德的老人来教育他们。正因为如此,窦长军和窦少军后来成为了一个谦虚和礼貌的绅士,而不是因为高贵的地位和傲慢。
窦氏成为皇太后时,汉景帝将弟弟窦少君封为章武侯,弟弟窦长君早逝,儿子窦彭祖封为南皮侯;他的堂侄窦婴因平定七国之乱被封为魏其侯。
皇后生涯
窦皇后因病失明。与此同时,文帝有了新的宠儿夫人和尹姬。其中,慎夫人甚至可以和窦皇后、汉文帝坐在一起,直到袁盎劝阻她坐在下面,理由是“戚夫人得宠后被吕太后杀”。然而,由于沈夫人和尹姬都没有儿子,这并不能威胁窦皇后和刘琦的地位。
皇太后时期
汉文帝去世后,王子刘启即位为景帝。窦皇后被尊为皇太后。窦太后尊重道教,所以汉景帝和窦氏族都必须学习黄老理论。由于窦太后的影响,儒家学者在汉景帝统治期间和汉武帝早期无法重用。
窦太后命景帝和窦姓外戚宗族读老子的《道德经》,并推尊其理论,因此她在世时“所有博士具官都要问,没有进者”[5]。
景帝时,她曾召博士远固生问他《道德经》是什么样的书,远固生不知时事,突然回答:“这只是一本普通人读的书。"(意思是皇室贵族不应该读这本书。)窦太后怒不可遏地说:“一定要读《司空城丹书》(刑法等书)吗?(嘲讽儒家严厉,类似司空等法官,城旦等刑罚)太后怒不可遏,命远固生在猪圈杀猪。汉景帝见辕固生为弱书生,怕输给猪,于是给了他一把锋利的刀刃,才让辕固生把猪刺死。
景帝在位16年,从未使用过儒生。人们普遍认为,文景之治的主角是汉文帝和汉景帝。事实上,窦太后在文景之治时代的作用也很重要。在汉景帝统治时期,汉景帝曾想使用儒家学者,但都被他阻止了。
窦太后非常溺爱她的小儿子刘武。他不仅得到了无数的奖励,而且还希望他能在景帝去世后继位。154年前,汉景帝在宴会上告诉梁王刘武,他愿意在死后传给他,但遭到了窦英和其他朝臣的反对。虽然窦太后多次对景帝施加压力,但最终没有成功,刘武在景帝去世前去世。
太后时期的太皇
前141年,汉景帝刘启去世,王子刘彻即位,是汉武帝,奉生母皇后王氏为皇太后,尊祖母窦太后为太皇太后。
窦太皇太后闻武帝好儒学,很不以为然,经常出面干预朝政。武帝也不方便违反祖母,所有朝廷政事,都随时向她请示。当时,御史大夫赵万和郎中令王臧迎接鲁国的儒申,并建议仿古制度、明堂辟雍、改历易服、旅游、狩猎、封禅等礼仪。他们还建议政治事务“不必事事请命太后”。太皇太后听了,怒不可遏,命武帝下令革去赵婉、王臧的官职。直到她去世,武帝才重用儒生,可见她在政治上的影响。
建元六年(前135年),窦太后去世,遗诏将东宫(长乐宫)的金钱财产全部给女儿刘嫖。她和汉文帝葬在灞陵。
历史评价
窦氏干涉政治,尊重道家。自从她之后,没有一个中国统治者能像她一样真正用“黄老思想”来“无为而治”。有人说它扮演了一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角色。然而,文景之治稳定海晏河清,宽政待民。窦经历了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繁荣时期,历史上被称为“文景之治”,这与实施黄老之术的宽民政策密切相关。后汉武打废百家,独尊儒术。虽然扫除了汉初对外积弱的风,布大汉在四面八方都很有名,但几乎耗尽了汉代文景时期积累的所有国力。晚年的巫术灾难迫使武帝重用无为,重新积累国力。由此可见窦氏之功过不可一概而论。
陵墓被盗事件
2001年10月,窦的陵墓被盗,大量陪葬陶俑被盗墓贼出售,其中6人被偷运出境,并于2002年3月20日在纽约苏富比拍卖。听到这个消息后,中国文物局和外交部与美国进行了大量谈判,苏富比取消了拍卖,并于2003年6月将这六件陶俑归还中国。
窦氏是如何成为皇后的?他对汉朝的影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