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李秀成的故事吗?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的支柱之一。后期太平天国势力逐渐弱化后,李秀成在各地抗击清军。先后指挥浙江、天津、安徽等地军队救援被困太平天国队伍。
1863年,湘军合围天京,洪秀全面临如此危险的局面。于是他派李秀成回天京。回到天津后,李秀采取了一个计划,但洪秀全没有采纳。为什么?
1861年,湘军水陆并攻克洪秀全的最后一道屏障。洪秀全觉得自己的力量无法支撑整个太平天国,也无法攻退清军,于是感到非常紧张。不得已,他们命令李秀成等人调回天京,希望能如此抗击清军,挽回败局。经过讨论,他们决定先不采取硬碰硬的措施,先暂时避开,等主力过去后,他们再次反击。
[img]547829[/img]
这时,通过对全局的观察,李秀成认为这样的进攻不足以让洪秀全彻底崩溃,他不想回家。但洪秀全非常生气,强烈命令李秀成回北京。因此,在强烈的命令下,他不得不带领军队救援洪秀全。
为了抵抗清军的进攻,太平天国竭尽全力在地上准备了成千上万的枪支。他们决定不要坐以待毙,带头进攻。因此,在万箭齐发的同时,他们在地下挖掘隧道,采用人海战术,日夜向湘军发起潮水般的进攻。
[img]547830[/img]
但湘军势力强大,寸土不让。太平天国的军队在进攻时并没有利用任何优势。战斗持续了40多天。天气寒冷时,他们的装备和材料不完整。@ 1862年,李秀成命令全军撤退。
听了这话,洪秀全以为他害怕清兵,不愿意誓死抵抗。@ 惩罚李秀成,删除李秀成的王爵,让他渡河向北进军,但李秀成在没有材料的情况下继续进军。许多士兵饿死在进军的路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失去了大量的军队。
在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李秀成于1863年率兵返回天津。
最初,我想进入江北干扰清军的注意力。糟糕的是,声东击西的战术效果没有达到,但天京陷入了围攻。李秀成了拯救天京的局面,不忍让天津成为一个孤岛。他向洪秀全提出,军队可以先从天津撤军,然后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但洪秀全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他不愿意在城里的繁荣和妻妾陪伴。
[img]547831[/img]
他痛斥李秀成贪生怕死,称自己是万国之主,@ 没有采纳李秀成的意见,选择誓死抵抗。
后来,洪秀全死了。临终前,他把长子洪天贵交给了李秀成,让他帮助幼主。但毕竟,他抵挡不住清军的攻击。几个月后,天京宣布沦陷。李秀成把胯下的战马交给了主人。为太平天国保留最后一位统治者,但此时太平天国势力薄弱,@ 被战争的农民抓住,交给了清军。
李秀成提出的重要建议没有被洪秀全采纳。一方面,洪秀全不愿意过流离失所的生活。另一方面,洪秀全不考虑大多数人。他只是想让自己过上稳定的生活,让别人为他努力工作。
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农民起义。在古代历史上,有农民起义成功的例子,但在现代历史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民阶级有自己的局限性,这也是整个社会的阶级局限性,是社会不能改变的一部分,太平天国注定要在后期失败,这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
为什么洪秀全当时没有采纳李秀成曾经提出过一天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