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石崇想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炫耀财富的方法,晋武帝为什么对此没有反应?

石崇

公元280年,西晋军队六路并进,进入东吴,活捉吴国皇帝孙皓,从此完成统一。司马炎废除了曹壮的王位,封他为陈留王,登基为皇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三国争端结束,天下归晋。统一全国后,晋武帝开始感到自满,沉溺于享乐,荒于政事。在晋武帝的带头作用下,朝堂上下的奢华之风盛行,经常出现比宽的事情。此时原荆州刺史石崇任满回京都报职,晋武帝封他为散骑常侍。石崇的回归,在京城掀起了一股更加奢华的潮流。石崇这个人不是清官,在任职时尽力搜民脂民膏,甚至杀人越货也干。经过荆州的外国商队或使臣,石崇发挥了“雁过拔毛”的精神,敲诈勒索他们。

[img]547723[/img]

如有不从,就公开杀人越货,一副活脱脱的强盗脸。在他的行动下,石崇迅速囤积了大量的金银珠宝,成为当时全国首富。在石崇回京都洛阳之前,京都著名的富人是晋武帝的叔叔,后将军王恺。王恺有钱有权,在京都一直是横着走的角色,自从石崇回来后,基本上炫富的风头都被他抢走了。王恺一看到“京都富豪一哥”的名字,立刻不保,迅速向石崇发起了三轮挑战,因此西晋一权臣石崇与皇族比较富有。第一轮是石崇家用糖水刷锅,王恺让家里的仆人用蜡烛烧火。人们说石崇还是有钱的。王凯拒绝接受,然后开始了第二轮比赛。他让人们在家门口的道路两侧用紫丝做成40英里的屏障。

[img]547724[/img]

石崇怎么能把这些放在眼里,命人用更珍贵的彩缎做了50英里的屏障,王恺又输了。但他不甘心,进宫求皇帝侄子帮忙,希望借宫中的珍宝压石崇一头。晋武帝听说了两个人的斗富比赛,很感兴趣,就把宫里珍藏的一棵两尺多高的珊瑚树借给了叔叔,希望他能赢得比赛。王恺得意洋洋地为这棵珊瑚树举行了晚宴,特别邀请石崇来参观。没想到石崇顺手拿起一只铁如意就把珊瑚砸了,王恺心疼得不好,大骂石崇不厚道故意砸了他的宝宝。石崇说,只有你是这样普通珊瑚的宝贝。我家有很多珊瑚树,比这个好看。几十株植物可以随你挑选。人们随石崇回家,果然发现他收藏的珊瑚树都是精品,远比晋武帝赏的好。轰轰烈烈的斗富比赛结束了,石崇成了京都首富。

[img]547725[/img]

有言官向晋武帝写信,说这种行为不利于国家发展,铺张浪费比自然灾害更可怕。晋武帝非常讨厌言官的无知时事,感到非常失望,忽略了他的折子。皇帝的不作为进一步助长了石崇炫富的气焰,石崇想出了一个奇妙的炫富方式,这就是“劝酒斩美人”的想法,晋武帝却置之不理。每次石崇请人吃喝,都要让各种美女倒酒。假如美人倒酒的客人拒绝不喝酒,石崇就命人杀美人。有钱有权的上层阶级这样把人命当回事,随意忽视人命,却没有人来阻止。有些人甚至觉得正常,昏昏欲睡的朝堂气氛加速了晋朝的衰落。然而,历史上的另一位首富远不如石崇舒适,也没有权力阶级的保护。首富家族的财富就像孩子们在夜里拿着金子走路一样。

被许多人觊觎,最终落得个死族灭亡的下场。这个人就是著名的沈万三,现在苏州昆山市周庄也有他的传说。富可敌国说的是沈家,出身乞丐的朱元璋非常嫉妒,沈万三终于被充军,沈家充军。作者认为,沈万三是最悲惨的炫耀财富的人。他想保持低调。为了给自己找到保证,他给朱元璋拿了很多钱。他在奖励三军和修长城方面投入了很多,但最终还是没有好下场。归根结底,封建王朝底层阶级的人或奴隶没有人权,石崇随意杀人,不受制裁。因为他不仅有钱,而且有权,沈万三有钱,但没有权力,最终失去了生命。


石崇想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炫耀财富的方法,晋武帝为什么对此没有反应?石崇想出了一个非常奇妙的炫富手段。为什么晋武帝对此没有反应?

,,

  • 刘坤,西晋最后的军事支柱:与祖提一起支持起晋室
  • 刘坤(271-318年6月22日),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西晋政治家、作家、音乐家、军事家。 年轻的时候,我是金谷二十四的朋...

  • 解密:中国历史上最牛逼的小商贩到底是谁?
  • 读《晋书·石勒载记》,会发现两个前后反差巨大的场景。 场景一:公元287年,“石勒……年十四,随邑人行贩洛阳,倚啸上东门,王...

  • 晋帝司马邺:因饥饿被迫投降的倒霉皇帝
  • 在经历了一场混乱的“八王之乱”之后,西晋王朝崩溃了,匈奴人趁机崛起。永嘉五年(311年)6月,西晋首都洛阳沦陷,晋怀帝司马...

  • 为什么丑女贾南风能成为皇后?错代姐姐结婚了?
  • 简介:结婚之初,我想选择贾充12岁的女儿贾午入宫,这也与13岁的司马忠相匹配。然而,贾午的小女孩“又短又无敌”。她太小了,...

  • 揭示西晋临海公主的谜团 历史上唯一卖身为奴的公主!
  • 说到公主,每个人都会想到金枝玉叶,一生富贵。然而,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随着朝代的变迁,前朝的遗子总是悲惨的。虽然它们...

  • 揭秘:西晋皇帝石崇推崇什么样的残酷劝酒法
  • 酒桌文化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公认的一种文化交流形式,而劝酒,或者被劝酒,好多喜欢喝酒的人都经历过,所谓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