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有两个著名的天才少年。一个是曹操最喜欢的儿子曹冲。曹冲才华横溢,聪明才智。曹冲在很小的时候就留下了曹冲的名字和智慧来拯救仓库官员的故事。另一个是四岁的曹冲周,荆州零陵人,很少有人才,聪明。两人认识徐都,可能不同于同龄人的智慧,两人互相欣赏,关系很好。
[img]547778[/img]
周无疑是荆州别开刘先的侄子,刘先是坚定的挺曹派,在曹操兵临荆州之前就劝刘表归降。赤壁战争前,他曾出使许都,在朝廷上驳斥曹操对刘表的责备,使曹操无言以对。(网上很多文章要么说刘聪归降后到了徐都,要么说赤壁之战后到了徐都。这是错误的:曹冲于208年5月去世,曹操于208年7月南下荆州,刘表于8月去世,刘聪于9月投降,随后是赤壁之战。真实情况应该是刘先出使许都的时候,上周一起去的。刘先在荆州找不到老师教侄子,连名人刘巴都拒绝了。他带周去许都的目的之一很可能是学习和拜访名师,然后周毫无疑问留在了许都)。
在所有的儿子中,曹操最喜欢曹冲,把他培养成接班人。他提前为曹冲准备了一个辅助团队:一个是把女儿许配给周(拒绝),另一个是让司马懿担任曹冲的老师(虽然司马懿拒绝了,但最终还是接受了,只有几天,曹冲就死了)。
[img]547779[/img]
如果历史顺利发展,有曹操的支持,下周有司马懿等团队的帮助,曹冲就位是合乎逻辑的,曹派什么都没有。但上帝和大家开了个玩笑,就在曹操南下荆州之前,13岁的曹冲重病去世。曹冲的死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最受益的是曹丕。最令人沮丧的是周不疑。曹冲死后不久,曹操就计划杀死周不疑。因此,曹丕也跑去求爱。结果,曹操说:“这个人不是你能驾驶的。“据估计,曹操自己也认为杀死一个当时毫无威胁的17岁男孩是不可能的。曹操派刺客刺杀了周。
怎么说曹操也是一代英明神武的枭雄,为什么这么怕一个17岁的少年?仔细想想,原因有几个
首先,《零陵先贤传》曾记载:“太祖攻柳城,图片形势,为难计策,无疑进入十计,攻城即下”,也就是说,周无疑有顶级谋士的潜力,军事战略很强。曹操很清楚,如果一个顶级谋士没有控制自己手中的危害有多大,他太清楚自己手下五个谋士的能力了。而且,周无疑是荆州人,与荆州的关系总是密不可分的。他刚刚在赤壁战役中被打败。周无疑没有来徐都,与刘备的关系也很好。万一有一天他没有密切关注,周无疑投身刘备阵营。知道周无疑能力的曹操太了解这种危害,动了杀心。
第二,曹冲已经不在了,曹操的儿子很多,夺权之争是不可避免的。毫无疑问,一个17岁的男孩展示了他非凡的战略和军事才能。他一定是各方争取和争取的对象。曹操对此非常敏感(这也是他后来杀死杨秀的原因)。为了避免儿子之间的斗争,曹操干脆杀了曹冲。
[img]547780[/img]
@ 虽然真相如上所述,但总觉得缺乏说服力,这可能不是事实的真相。曹操一直非常重视有能力的谋士型人才。为什么他一个人杀了这个17岁的男孩?赤壁之战时,他才54岁。他说他怕曹丕控制不了周有点搞笑。曹操本人还在,他的手下也很有才华。一个17岁的少年,没有兵权,没有家庭背景,怎么会对曹有害?也许后人不知道真相是什么原因,真相在历史上消失了。
为什么曹操不杀司马懿就杀了周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