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北宋实力弱是因为没有骑兵吗? 为什么骑兵很强?为什么他们经常战败?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北宋和辽国之间的两次北伐战争,即第一次高粱河战争和第二次岐沟关战争。最后,我们来看看辽国进攻和北宋防守的定州之战。我们可以看到北宋失败的原因。许多人可能只是指责北宋没有骑兵。事实上,北宋骑兵比辽国骑兵更精锐。而且在赵光义时代,北宋骑兵并不多,当时河西走廊还没有中断。北宋失败在哪里?

[img]545567[/img]

高粱河之战

公元976年5月,宋太宗赵光义摧毁了占领山西的北汉。随着北方小国的灭亡,北宋完成了传统汉地的局部统一。这位年轻的皇帝,可以说前半生都活在哥哥赵匡胤的光芒下。赵光义消灭了北汉,自信心爆棚,赵匡胤似乎也能做到。意气风发的赵光义也铲平了太原城,赵光义也可能对自己的军事能力没有信心,毕竟消灭北汉是宋军统一战争中最艰难的一战。

曾经在白马岭击败辽国的赵光义此时觉得应该乘胜收复燕云十六州,于是不顾将领全军修整的建议,率领10万军队进入河北。赵光义不仅不接受建议,还拒绝给宋军奖励。倔强的赵光义想在诸将领面前建立微信,这一举动让本已疲惫的宋军更加怨声载道。尽管嘴上骂娘,领导的话还是要听,此时他们谁也没想到这次北上会让大家后悔。尤其是阴曹地府的赵匡胤,估计会有掐死赵光义的冲动。

虽然赵光义没有证明军事,但权谋却是一流的。他篡夺了王位,编了这样一个“金匮之盟”的胡说八道,只是给了一步。对正统儒家来说,赵光义的行为只是因为每个人都要吃赵老板的饭,其实心里还是挺不屑的。除了文官,武官也从心底鄙视他。五代以来,北宋统一军事强人才配当皇帝的传统并没有改变。想想那些军事能力不能从父亲那里接管权力的皇帝,我想赵光义也有点冷。辽国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辽国占据燕云,实力不是五代那些“省长”所能比拟的。通过击败辽国,赵光义想夺回燕云,将自己推上神坛。然而,这一次,他失去了哥哥辛辛苦苦攒下的家庭背景。

连续获胜的赵光义有点飘然,“哦,战争就是这样。我哥哥看起来很普通。永恒的皇帝会放弃我吗?”自信的赵光义可能是这么想的。为了扩大结果,赵光义决定攻击大城市幽州。

[img]545568[/img]

进攻幽州的结果是辽国利用骑兵的优势迅速穿插,从而击败了赵光义。我们不会先判断这次失败,然后再看第二次赵光义收复幽云的雍熙北伐。

岐沟关之战

赵光义从错误中吸取了教训。第一次北伐失败后,他再也没有突然袭击过。这一次,赵光义做了充分的准备。大量物资沿着运河一路北上到河北。这一次,赵光义的北伐势头有多大?只是为了准备材料,调动了70多个州和政府的民力运输材料。

如果有这么大的准备,北伐不应该失败,对吧?当然,一开始还是很好的,结果还是失败了。

[img]545569[/img]

这一次,赵光义亲自告诉士兵们要重缓行,希望以宋军的数量和战斗力推向幽州。这种战术在后来的西河开边非常有效,那么为什么对付辽国不起作用呢?事实上,打开它的方式仍然是错误的。赵光义兵分为三条路。潘梅和杨叶经过山西北部,然后绕道东进入幽州。山西位于丘陵,被称为表里山河。辽国骑兵无法在山西发展,一路表现良好。

问题出在东路曹斌身上。东路军位于平原上,容易受到骑兵的骚扰,孤军深入,导致粮草不良,最终失败。@ 说这次输了,还是输给了骑兵。再看北宋的胜利,就是定州之战。

定州之战

定州战争是雍熙北伐后辽国对宋朝的打击。由于岐沟关、高粱河和君子馆三次失败,北宋完全失去了攻击幽州的勇气,不得不被动防御。辽国多次获胜,士气高涨,因此对北宋和河北发动了攻击。

[img]545570[/img]

在定州城下,李继隆违反了宋太宗赵光义的指挥,没有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城迎击。李继隆的信心是,他手里有一个静塞骑兵,朝廷花了很多钱。这个骑兵是一个重型骑兵,基本上是一个类似于“铁风筝”和“铁浮屠”的骑兵团队。在骑兵的冲锋下,辽军被撕开了一个大洞,赢得了定州之战。

已经完成了三次作战,现在可以总结一下宋军为什么屡次失败。

第一,北宋骑兵发展方向错误

我们一直说北宋骑兵弱,因为没有养马地。事实上,这个问题是绝对错误的。五代时期,李存旭和石敬堂强大的沙陀骑兵威震天下。同理,北宋初期,其北方领域与后晋、后周没有实际区别。北宋也继承了这些朝代的骑兵体系,发展了精英骑兵。其中,静塞骑兵是一个很好的代表。为什么北宋屡战败?主要原因是后勤。

[img]545571[/img]

让我们来看看北宋的两次失败,都是在幽州城下失败的。因此,随着战斗的进行,补给线不断拉长。最终的结果是,辽军骑兵面前暴露了漫长的补给线,从而战败了。其中最令人遗憾的是雍熙北伐。如果赵光义懂得主次,将东路军精兵分配给潘美的西路军或田重进的中路军,可能就不会那么惨了。北宋骑兵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步兵的侧翼,用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撕开敌人的防线。

北宋不会像辽国那样自由进退。由于精锐骑兵不多,供应线不会受到骑兵的保护。这样,在中原战场上无敌的宋军不知道在辽军面前做什么。

[img]545572[/img]

二是赵光义对武将的恐惧彻底埋葬了北宋

赵光义对武将的恐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篡夺王位的皇帝必须遥控指挥,因为他害怕武将获得军事权力。这使得已经行动缓慢的宋军行动更加缓慢。像东路军犹豫不决、进退失据这样的事情,不是赵光义把大量精英送到一支只是假装的部队吗?

如果曹斌全权指挥,合理分配兵力,自然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定州之战是李继隆的临场表现,最终击败辽军。


北宋实力弱是因为没有骑兵吗? 为什么骑兵很强?为什么他们经常战败?北宋实力弱是因为没有骑兵吗? 为什么骑兵很强?为什么他们经常战败?

,,,,,,,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北宋宰相曾布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曾布有子孙后代吗
  •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

  • 北宋浪子宰相李邦彦:是靖康之耻的导火线
  • 在宋徽宗赵霁的“朋友群”中,除了王福,还有一位著名的“浪子宰相”。“浪子宰相”虽然是人们给他起的绰号,但他真的是当代宰相,...

  • 北宋寇准背靴是什么典故?寇准有哪些方面作为
  • 寇准是一位有名的北宋政治家和诗人,他从小饱读诗书勤奋好学,历史记载曾十几岁就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他出生于官宦世家,...

  • 仁义高于命:北宋历史上忠臣陈求道的壮丽生活
  • 宋代官员陈求道。字得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咸宁人进士。北宋时期,永安镇西河桥畔迁来一户官宦家庭。主人是陈康民。...

  • 北宋宰相宋庠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宋庠
  •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宰相,工部尚书宋祁之兄。安州安陆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