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曹希蕴:北宋女道士,连苏轼都来这里

今天给大家讲讲曹希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北宋有一位女道士,因为她能在北宋都城汴京诗善文,吸引了大作家苏轼来拜访。后来,她得到了宋徽宗的命名和赞扬。她是曹希云,被称为“曹仙姑”。

曹希蕴,生卒年未知,赵州宁晋(今河北邢台宁晋)人,是宋初宰相曹利用的孙子。

曹利用曾代表北宋出使辽国,成功签署了“深渊联盟”。宋真宗为了奖励他,给了他一个位于京城普惠坊的院子。

曹希蕴也出身于宋朝贵族之门。她从小就很聪明,五岁就能写诗。十五岁时,古今书籍博览无遗,书一经目,永不忘记。

然而,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人在15岁时做了一件令人困惑的事情,“生活在家里,都在笼子里,因为不想结婚,逃跑了。”

在古代,15岁的女性是结婚的最佳年龄。然而,曹希云认为呆在家里就像被囚禁在笼子里一样。她不想结婚,偷偷离家出走!

经过几年的旅游生涯,21岁时,曹隐居在少室山玉华峰。“栖神导气十几年。恐怕一件事都累了,衣食不用,人自己供应,就像上帝帮忙一样。”

后来,家人得知曹希蕴在少室山修道,前来寻找,曹希蕴又“宛转潜逃”,不见家人。

齐人张公建议得知曹希蕴的差异,并将其列为女冠军。后来,曹希蕴想受到神灵的影响[lù](道士在获得官方认可时颁发证书的仪式),由于资金不足,她四处云游,积累受神资金。

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后,曹希蕴在阁皂山(位于今江西省樟树市东南部)。因此,四方都知道仙姑的名字。

曹希蕴并非处处化缘,而是利用自己的文采,通过卖诗来获得资金,维持生计。

[img]544089[/img]

有一天,曹希蕴来到汴京化缘,一位擅诗能文的道姑出现在京城街头,这绝对是当时的大新闻,当时有很多人来看。

这也引起了大作家苏轼的关注。为了看到女道姑的知识和风采,苏轼还特意邀请了几位文坛朋友来拜访曹希蕴。

苏轼和其他人一看到曹希蕴,就看到道姑一脸庄严肃穆。她根本不是市场上那些轻浮的女人。苏轼和其他人在欣赏的同时不禁更加尊重。

苏轼曾在《曹希蕴诗》中说:“近世有女人曹希蕴,颇能诗。虽然格韵不高,但总有巧语。尝《墨竹》诗云:记得小轩寂静的夜晚,月移疏影上东墙。这句话很有工作性。”

苏轼对“记得小轩岑寂夜,月移疏影上东墙”这两句话的喜爱,更是化用在自己的词中:

《定风波雨洗娟娟嫩叶光》 苏轼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绿筠香。

秀色乱侵书晚,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

人画竹身肥肿,有什么用?先生落笔胜萧郎。

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东墙。

不幸的是,曹希蕴的《墨竹》一诗并没有流传下来,只留下了那两句话,大概是因为苏轼的《书曹希蕴诗》才流传下来的。

曹希有三首完整的诗。让我们欣赏一下:

《新月》 曹希蕴

第一次听到禁鼓的消息,乍一看新月出了林梢。

谁的宝鉴新磨出,箱小参差盖不交。

《西江月灯》 曹希蕴

零散不是因为春雨,吹嘘什么是假东风。纱窗有点自然红。如何努力工作。

有艳难找腻粉,无香不惹游蜂。更阑人静画堂。伴玉人春梦。

《踏莎行·灯花》 曹希蕴

缓解悲伤,可以增添欢乐。一些好事提前施力。画堂深处妖娆,江纱笼丹砂红。

有艳难留,无根怎么找。几次不忍轻轻告别。玉人曾经对耳边说过,花有信,人无。

《新月》一诗用“宝鉴新磨出”来比喻刚出林梢的新月,新奇巧妙。

《西江月灯》
上一部电影侧重于灯光的生命历程,下一部电影侧重于灯光本身的性格,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自身的审美情趣。灯光是明亮的,没有香味,对自然漠不关心。与自然界的花朵不同,它们以绚丽的花朵和一缕芬芳到处吸引蜜蜂和蝴蝶。

这个词不是曹希蕴自己的写照吗?尽管她出身名门,才华横溢,但她追求的是一种孤独的生活,一种自甘淡泊的境界。

“踏莎行·灯花”一词的意境和“西江月·灯花” 相似,但语境更活跃。

[img]544090[/img]

曹希蕴写诗时,经常签名“曹仙姑”。因此,她的“曹仙姑”名字也像她的诗一样流传,成为当时著名的“仙姑”。

曹还写了一首道教经典诗——《灵源大道歌》(又称《文逸曹仙姑大道歌》)。这是一本流行的道教炼金术书。整篇文章共128句,用自然的叙述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讲解修道术。可以说是一首道教经典诗。

宋徽宗,北宋末年的皇帝,天生善良,喜欢会写诗的人。听到曹仙姑的名字后,他命令他进入首都。“如果你想为仙姑建宫观,如果你不能真诚地辞职,你只会受到几对夫妇的影响,为建筑奉献三清。”

宋徽宗还专门给曹希蕴起了“道冲”的名字,并加号为“清虚文逸大师”、“道真仁静先生”。

宫观即将完成时,仙姑去世,埋葬在开封县新里乡。曹希云死后,宋徽宗“要求他所做的一切,并将其储存在玉清和阳宫”。不久,“靖康之耻”爆发。仙姑的作品可能与宋朝收藏的宝藏一起被战争摧毁,因此很少在民间传播。


曹希蕴:北宋女道士,连苏轼都来这里曹希蕴:北宋女道士,连苏轼都来这里

,,,,,,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北宋宰相曾布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曾布有子孙后代吗
  •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

  • 北宋浪子宰相李邦彦:是靖康之耻的导火线
  • 在宋徽宗赵霁的“朋友群”中,除了王福,还有一位著名的“浪子宰相”。“浪子宰相”虽然是人们给他起的绰号,但他真的是当代宰相,...

  • 北宋寇准背靴是什么典故?寇准有哪些方面作为
  • 寇准是一位有名的北宋政治家和诗人,他从小饱读诗书勤奋好学,历史记载曾十几岁就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他出生于官宦世家,...

  • 仁义高于命:北宋历史上忠臣陈求道的壮丽生活
  • 宋代官员陈求道。字得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咸宁人进士。北宋时期,永安镇西河桥畔迁来一户官宦家庭。主人是陈康民。...

  • 北宋宰相宋庠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宋庠
  •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宰相,工部尚书宋祁之兄。安州安陆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