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东吴有很多内乱和叛变,尤其是后期。其中,韩当之子韩聪、全聪之子全毅、步智之子步解等将军叛变或叛逃。孙辅、孙秀、孙毅等人在宗室叛乱或叛逃。今天,让我们来谈谈东吴宗室的三次内乱:孙权的表弟被幽禁,他的侄子叛逃曹魏,他的侄子叛逃西晋。
孙坚是扬州吴县的富春人。孙世世代代在吴当官。《三国志》称孙坚为“盖孙武之后”。从孙坚年轻时是县官的角度来看,孙氏应该是当地的民族。孙氏一家人丁兴旺,孙坚有很多同龄人,这也使得东吴立国后有大量的宗族。
[img]543576[/img]
孙辅是孙健长兄孙羌的次子。从一代人的角度来看,他是孙策和孙权的堂兄。孙策平定江东时,孙辅做出了很多贡献。孙权曾担任庐陵太守。孙权担任江东后,孙辅担任平南将军,假期期间担任交州刺史,成为一名军事大员,这也为他的异心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孙辅暗通曹操,理由是孙权还年轻,害怕不能保住江东。被告后,孙权将其幽禁至死。然而,孙权对他的儿子很好,不仅没有犯罪,还让他们成为官员。
孙壹的父亲孙嫣是孙坚弟弟孙静的第四个儿子,孙壹是孙甫的庶子。从生命的角度来看,孙策和孙权的侄子是234年去世的。他的前官去了扬威将军,封沙羡侯。死后,他的后代继承了自己的爵位,继续以昭武中郎的身份领兵。
赤乌六年(243年)孙成去世,没有孩子的头衔是由他的弟弟孙毅继承的。孙权去世后,只有十岁的孙亮登基。权臣诸葛恪控制政府。孙军杀诸葛恪后,孙毅有功地将镇南将军迁至镇军将军。
孙军死后,他从弟弟孙臣那里获得了专有权。256年,在杀死滕胤和吕据后,他们都是孙毅的姐夫。孙晨派朱毅去攻打孙毅。孙毅率领1000多名亲属和部曲成千上万的人北投曹魏。司马昭对孙毅很好(当时司马懿和司马师都死了)。他被授予骑马将军和三司,并被授予吴侯。
[img]543577[/img]
孙秀的父亲是长水队长孙泰。孙泰的父亲是孙健的第四个儿子、孙策和孙权的弟弟孙匡。也就是说,孙秀是孙权的侄孙。孙秀和曹魏有着深厚的渊源。孙策平定江东后,曹操将曹仁的女儿嫁给了孙策的弟弟孙匡,以赢得孙策和孙氏的婚姻。孙秀有曹的血。
孙秀在吴末皇帝孙浩时期担任前将军,夏口督支持士兵,这引起了孙浩的不安和恐惧。他迟早会以孙浩暴力的个性攻击孙秀;270年,孙浩派出亲信,何定率领5000名士兵在夏口狩猎,这引起了孙秀的恐惧和不安,于是他带着家人和数百名士兵连夜前往西晋(此时曹魏已亡,司马炎已被称为帝国)。
虽然司马氏夺权篡位的批评很多,但对亡国之君、敌国投降的重臣、宗族待遇都不错,比如刘禅、曹壮、孙秀。司马炎将孙秀命名为将军、交州牧、开府仪同三司,并给予爵会稽公。他的待遇远高于十多年后被命名为亡国投降的孙浩。
东吴宗室三次内乱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发生这三次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