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马球运动。
《唐人马球图》是时任济南中山画院院长沙俊杰先生制作的。它有四英尺长,生动地再现了唐人打马球图的场景。最后一首题为“玉勒回来时出汗,鬃毛在各个地方刷红流苏”的诗。这两首诗来自唐代诗人杨巨源的《观看和玩耍》。
[img]543632[/img]
唐朝是马球的鼎盛时期。事实上,马球早在东汉就有了。曹植在三国时期的《名都篇》中有“连骑击鞠壤,巧捷推万端”的诗句,击鞠就是打马球。这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的“击鞠”一词,生动地描述了击鞠人出神入化的技艺。马球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已成为中国古代主要的运动形式之一。在唐代,打马球已经成为人们最喜欢的运动。唐人玩马球一般分为两队,每队10人左右,球门放在球场中间。就是把一块大木板垂直埋在泥地里,埋一半,留一半,在木板里挖一个直径不到半米的圆孔,马球只有穿过圆孔才能得分。
[img]543633[/img]
当唐玄宗李隆基还是临淄王时,他是一名马球运动员。唐人封演所写的《封氏闻闻记》记载了李隆基与吐蕃的一场马球比赛。李隆基的四个人对着吐蕃的十个人,他们的实力相差甚远。然而,李隆基并不害怕颜色。他驰骋在球场上,像风一样来来往往,挥舞着球杖,所向披靡,一次又一次地穿过球门。《题明皇打球图诗》说:“宫殿白天开,三郎沉醉打球回来,九岁已经老韩休死,明天应该没有建议。唐穆宗李恒更是爱球如命,玩马球而丧命。他的继任者唐敬宗李湛越来越迷恋马球。他从各地挑选了一些马球运动员,日夜打球,甚至忽视了政府。三年后,敬宗和球员们一起玩马球喝酒时,被醉酒的苏佐明杀死。
唐代的马球比赛自然很危险,因为玩家不戴头盔。唐朝著名学者韩愈在《上张仆射第二书》中说:“小人伤脸,大人残身。“《新唐书》也有这方面的记载。比如唐宣宗的时候,金武将军周宝玩马球被打瞎了。当李宝臣的弟弟李宝正和魏博的儿子田伟打马球时,李宝正的马惊呆了,杀了田伟。《新五代史》也有同样的记载:唐末,朱全忠的儿子朱友伦陪唐昭宗打马球,朱友伦不幸摔倒在地,当场死亡。由此可见玩马球的危险程度。
[img]543634[/img]
虽然打马球很危险,但唐人还是乐在其中。据说唐朝的皇帝大多喜欢玩马球。马球不仅在皇帝和文武百官之间流行,也在民间流行。全国各地都有许多球场,玩家如云。陕西省乾县唐张怀王子李贤墓出土的《马球图》壁画、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妇女打球图铜镜、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彩绘马球泥俑都反映了当时马球的普及。唐代女性是历代最豪放的,玩马球也成了她们的娱乐运动。唐代诗人王健的《宫词》中“新调白马怕鞭,隔门破进打球名”的诗,描写了宫女打球的场景。都城长安是唐朝繁荣时期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马球在对外交流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文献记载,渤海、高丽、日本等邻国与唐朝进行了马球比赛。
纵观唐人玩马球,无论是皇室贵族还是黎民,都没能玩过唐宣宗。唐宣宗李晨玩马球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无论是球技还是姿势,都堪称一流。《唐语林》描述了唐宣宗玩马球的场景:“每一根鞠杖,乘势奔跳,在空中鞠躬,连击数百次,而马驰不止,如果流电快,二军老手咸服其能。唐宣宗打马球精神饱满,斗志昂扬,马鞭,奔驰腾跃,空中击球连打数百杖,球在空中飞得像流星一样快。它的控球技术令人震惊和惊叹。我不知道有多少夸张的话。
马球是什么样的运动?为什么唐代马球这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