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曹魏的继承人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三国时期,曹魏实际上是三国中最强大的。正常情况下,曹魏应该统一世界。因此,曹魏在几代人后迅速衰落。为什么?有人说曹操不会选择继承人,曹丕的能力也不好,这让曹魏崩溃了。这是真的吗?
[img]543130[/img]
曹魏
曹魏真正的开国君主其实并非曹操,而曹丕!曹操打了一辈子仗,但还是以汉臣为己,没有走篡位之路,但曹魏的基本盘确实是曹操打下来的。曹操死前,其实继承人的选择并不多,除了曹植就是曹丕,其他人都比不上这两兄弟。在这两兄弟中,曹丕实力最强,年龄最大,合法性最强。最后,为了避免动乱,曹操只能选择曹丕!
曹丕继承魏王位后,很快就准备篡汉自立,汉献帝退位,曹丕登基,国号魏。曹丕在位期间,其实做得很好,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国力稳步提升。然而,许多人质疑曹丕的两项政策。一是压制宗族,二是重用士族。大家都认为,正是这两种措施使后期的士族变得更大,曹魏的势力无法抗拒,曹魏才会迅速衰落。
[img]543131[/img]
其实这种说法还是值得商榷的。首先说打压宗亲!事实上,曹丕除了压制自己的兄弟外,对其他宗亲也比较友好。压制兄弟更容易理解。历代皇帝做这种事的人不多。没有办法。兄弟是对自己皇权最具威胁性的人。曹丕在位期间,虽然压制了曹植等兄弟,但仍然重用曹真、曹休,给了他们很大的权力。说曹丕打压宗亲其实是需要分两面看的,那么为什么曹氏宗亲后来不给力呢?其实只是后继无人,后来的宗亲里没有大才,而下一任皇帝曹睿在这方面确实做得不够!他应该背锅。
[img]543132[/img]
再说曹丕重用士族,其实也很无奈。很多人批评曹丕的九品中正制,说这种选官方法有问题。然而,汉末乱世过后,东汉的选官制度不再适用。相对而言,九品中正制可以为曹魏当时提供大量的人才。据说,从曹丕当时的立场来看,他做的两件事都没有问题。曹操没有选错继承人,曹丕还是不错的。那么问题在哪里呢?是什么导致曹魏迅速衰落?
[img]543133[/img]
事实上,最应该为此负责的人应该是魏明帝曹睿!在给曹魏埋下巨大隐患之前,他主要犯了两个错误!
一、宗亲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曹魏最大的权力守卫实际上是曹和夏侯的宗族。在曹操和曹丕时代,他们也依靠宗族势力来掌权。然而,在曹睿这一代,随着老一辈牛人的去世,新一代人才并没有得到支持,这是曹睿的一大错误。曹睿在位期间,世界各地仍有许多战争,但他没有利用这些战争来培养几位优秀的宗族人才。这真的是个大问题。他不仅没有培养自己的人才,还培养了司马懿这样一个残忍的人。结果,司马懿一锅接一锅,让人哭笑不得。
[img]543134[/img]
二、托孤出了问题
魏明帝虽然才华横溢,能压制群臣,但由于生活过于放纵,英年早逝,不得不孤身大臣。而且曹琏的托孤计划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事实上,曹睿有两个托孤方案,一开始他的托孤大臣就是这些人:曹宇、曹爽、曹肇、夏侯献、秦朗。曹氏宗族,他的计划很快就遭到了众臣的反对,里面没有制衡,都是宗族说了算,那些士族该怎么办?无奈之下,曹睿又给出了一个托孤计划,让曹爽和司马懿一起辅政。由此可见,曹睿还是学会了父亲曹丕的方法,让宗族和士族共同辅政,共同掌权,但他却没有学到精华。
曹丕托孤,选了两个宗族,两个士族,但两个宗族的实力和威望都比较高,能压得住士族,不会被架空。然而,曹睿选择用曹爽来压制司马懿有点不合适。曹爽在实力和威望上都远远弱于司马懿。当他们打架时,大多数人仍然倾向于支持司马懿。最后,司马懿冒险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了大权。在众臣的支持下,司马懿成功击败了曹爽。此后,曹魏大权也被司马懿控制,曹魏迅速衰落。
曹睿的孤儿支持计划有很大的缺陷。用一个没有经验的曹爽和司马懿打架怎么会成功呢。你可以改变一个更有威望的家庭。更不用说压制司马懿了,至少也不能离司马懿太远。
[img]543135[/img]
结语
曹魏几代人建立后很快就孤独了。事实上,曹操并没有选择错误的继承人。曹丕本人仍然很有才华。真正的问题是曹魏的第二代皇帝曹睿。在宗族人才方面,他没有培养和选拔人才。在孤儿护理计划中,他也犯了一个大错误,最终使司马懿篡权,曹魏灭亡。
曹魏是三国中最强大的一个 为什么曹魏几代后就没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