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赵皇帝在南宋末代㬎:因为一首诗导致了杀人的灾难

今天给大家讲讲宋恭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人们常说:出身不由自主,但道路可以选择。然而,在历史上,有些人有时想走什么样的路并不完全由他们自己控制。南宋末代皇帝宋恭皇帝赵㬎(xiǎn)人生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宋恭帝的生活一再错位。他从一个天真的孩子变成了南宋的君主,从一个国家的君主变成了亡国的奴隶,从亡国的奴隶变成了吐蕃的僧侣。最后,他被自己写的一首小诗杀死了。

宋恭帝的生活是如此的反复,但这一切都不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完全是被动的受害者。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皇帝中,宋恭帝的经历似乎是独一无二的,这让人感受到了皇帝无助的生活。

[img]543564[/img]

赵㬎(1271-1323年),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8月12日至1276年2月4日在位),宋度宗子,母全皇后。

咸淳十年(1274年)七月,昏庸的宋度宗去世,让留下的孤儿寡母面对风雨飘摇的赵氏江山。

在立新帝的问题上,虽然大部分大臣认为应该立一个年纪较大的王子为新君,但奸臣贾似道为了继续控制朝政权力,主张立赵㬎为了新君,原因也很简单,是他的直子,是宋度宗和全皇后生下的王子。太后谢道清也同意了贾似道的主张。

因此,赵,一个才三岁多的孩子㬎在大宋王朝的皇帝宝座上,只是,这个位置现在已经不那么容易坐了。

两年后,在伯颜的带领下,蒙古铁骑围攻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谢太后派人向伯颜乞讨,但伯颜轻蔑地说:“汝国得天下,也失去了孩子。天道就是这样。丈夫怎么说?”

[img]543565[/img]

伯颜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们宋太祖赵匡胤从后周世宗柴荣留下的孤儿寡母手中夺取了世界,现在又从年轻皇帝赵匡胤身上夺取了世界㬎失去世界的手,只是天道循环,报应。

谢太后别无选择,只能脱下赵㬎身上穿的龙袍代替了赵㬎宣布退位后,正式向伯颜投降。

赵只有5岁多㬎就这样,他从一国之君变成了蒙古俘虏,与谢太后及其生母全太后一起被押入元大都(今北京)。

元大大部分忽必烈召见赵㬎南宋降臣,忽必烈很清楚,赵㬎虽然他仍然是一个无知的孩子,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危险,不可避免地有人会利用他来反抗;但另一边是一面旗帜,南方还没有平静下来,反元的力量仍然很强大,他不得不对南宋的家庭表示优惠待遇。

于是,忽必烈降封赵㬎为了利用这个正统的“小人物”来吸引尚未归顺的南宋遗民,是英国公。

后来,在南方积极抗元的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忽必烈希望文天祥成为元朝的总理。他多次派人劝说文天祥投降,但文天祥拒绝了。

忽必烈又派赵㬎说服文天祥,你不是很忠诚吗?你听不听“小皇帝”的话?

赵㬎奉命来到拘留文天祥的地方,一看到文天祥,竟忘了忽必烈的命令,只说文丞相怎么也来了?

文天祥看到年轻的“先皇”一看到自己就叫文丞相,说明他年轻的心里还是有一种微弱的印象。想到以前的君臣,今天都是阶下囚。他悲伤了一会儿,从不流泪。这时,他跪在赵身上㬎面前,我痛哭流涕地说,我知道你来这里的意图,但我永远是大宋的宰相,圣驾请回来。

赵㬎呆在那里,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所以我不得不回去如实告诉忽必烈。忽必烈彻底打消了劝说文天祥的想法,不久之后,他在菜市场口处决了47岁的文天祥。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南宋政权的最后一支军队在“崖山海战”中被元军击败。左丞相陆秀夫背着8岁的宋末皇帝赵冰跳海而亡,南宋政权彻底毁灭。

忽必烈担心元二十五年(1288年)冬天的赵㬎留在中原会给南宋的遗民带来反叛的希望,所以赵被命令㬎去遥远的吐蕃出家当僧,让他从此逃进空门,不要涉足红尘半步。

赵㬎这时,他已经18岁了。他忍不住接受去吐蕃学佛。据说他的生母全氏也被忽必烈命令出家为尼。从那以后,母子分开了,再也没见过面。

赵㬎吐蕃是一个出家学佛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西藏。从那以后,中国历史上就没有赵了㬎的记载。

赵仍然留在藏文的材料中㬎19岁的赵㬎到达吐蕃后,正式在喇嘛庙出家,并获得法号“合尊”。

此后,赵㬎致力于学习藏文,了解当地藏民的习俗,然后开始研究佛法,分析密宗,了解禅宗。

无数年,赵天不负有心人㬎就在藏佛界崭露头角的时候,他不仅成为了把中国佛典翻译成藏文的翻译家,也成为了萨迦大寺的总持人,成为了当时西藏的佛教大师。

后来,赵㬎到处讲经,专心研究佛教,这是一辈子的事。他还翻译了《百法明门论》和深奥的《因明入正理论》,并在扉页上留下了题词,声称“大汉王和尚合尊法宝”㬎因此被藏族史学家列为翻译大师。

在赵㬎晚年,他云游之际,曾写过一首小诗:

给林和靖寄语,梅花开了好几次。

黄金台下客,应该不回来。

赵㬎这首诗可能受到唐末五代初贯休和尚(832-912年)《陈情献蜀帝》的影响:

《陈情献蜀帝》 贯休

河北河南处处灾,只闻全蜀少尘埃。

一瓶一碗垂垂老,万水万山得来。

秦园幽栖多胜景,巴祖陈贡愧非才。

自羞林的人,也要亲登郭奎台。

诗的最后一句“郭奎台”来自燕昭王的典故。据说燕昭王即位后,为了报复齐国的仇恨,郭奎台命令广泛招募有识之士,准备与齐国作战。为此,专门设立了一个黄金平台来吸引人才。后来,果然,人才纷纷来到,终于打败了齐国。

当时,虽然他已经是一位老和尚,但他仍然不知疲倦地长途跋涉,来到前蜀主王健身边。在他的诗中,他说:“一瓶一碗垂老,万水万山”。蜀主王健非常欣赏他,所以他被称为“得来”和尚。

也许是巧合,赵㬎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好是老态龙钟的老和尚,所以他也说自己是“黄金台下客,不应该回来。”

然而,令赵㬎没想到,这么一首小诗,竟然要了自己的命。

当时的元朝皇帝是元英宗。读完这首诗后,他认为赵㬎显然是“讽动江南人心”,旨在煽动汉人叛乱。因此,赵㬎赐死于河西。据《佛祖历代通载》中文版记载:“至治三年(1323年)四月,赐英国公合尊死于河西。”

赵㬎事实上,他的生活是一场悲剧。当他将在大楼里倾倒时,他以孩子的身份登基成为皇帝。两年后,他成为了亡国之君。他在忽必烈的软禁生活中长大,但被迫西行入藏,成为沙漠中的苦行僧。后来,他终于成为了一名藏传僧侣,但他因为一首小诗在国外被杀。

赵㬎就像顺治皇帝后来叹息的那样,“我是西方的一个儿子。我是怎么落入皇帝家的?”(据说是康熙所说的)。也许这也是一些皇帝的无助和悲伤。


赵皇帝在南宋末代㬎:因为一首诗导致了杀人的灾难赵皇帝在南宋末代㬎:因为一首诗导致了杀人的灾难

,,,,,,,

  • 南宋大臣曾怀生平简介 曾怀历史如何记载的
  • 曾怀(1100-1172年),字钦道,祖籍晋江,由京师迁居常熟。南宋隆兴中任浙西提举,后又任度支员外郎,有综合考核财政的才能。因...

  • 大宋宋慈:世界上所公认的法医学 的鼻祖
  • 宋慈是世界上所公认的法医学的鼻祖,在法医学界的地位是无人撼动的。宋慈一生破案无数,主要是从检验尸体上面查到蛛丝马迹使...

  • 名将檀道济是个什么样的将军?最后为何被冤杀
  • 檀道济是南宋名将,他随主征战,战功卓绝,在朝廷中有着很高的声望,却也因此而招致彭城王刘义康的猜忌,矫诏将其处死。那么...

  • 南宋宰相陈自强生平简介 历史如何评价陈自强
  • 南宋宰相陈自强生平简介 陈自强:字勉之。南宋中期宰相,贪官。福建长乐人。淳熙五年 (1178) 戊戌进士。庆元初以曾为权相韩侂...

  • 南宋大臣朱倬生平简介 朱倬是怎么死的
  • 朱倬(1086—1163)字汉章,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唐武周宰相永城朱敬则十八世裔孙。祖上朱敬则七世裔孙唐户部尚书朱光启,在黄巢...

  • 宋代最后一位皇帝:先投降,再出家,再被杀
  • 杜宗于咸淳十年(1274)七月去世,留下三个未成年儿子:杨淑妃出生的赵是7岁,全皇后出生的赵显4岁,余修容出生的赵敏3岁。谢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