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542366[/img]
黄巢大起义
晚年的唐朝呈现出西山日薄的颓废景象。那些藩镇宦官忙于架空唐朝皇帝,牟取暴利,使唐朝陷入萧条,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晚唐时期,由于唐朝残酷的官员治理,土地兼并加剧,整个唐朝似乎风雨飘摇,危机四伏。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黄巢起义爆发了。
唐末爆发的黄巢起义改写了唐朝以后中国封建主义王朝的历史篇章,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短短六年的时间里,义军横扫了全国12个省,彻底震惊了唐朝的统治基础。那么,为什么强大的黄巢起义军最终逃脱了毁灭的命运呢?我们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推断:
黄巢
黄巢起义军盛行流寇主义行为
公元880年,黄巢60万军队征服潼关。黄巢下长安后,乘坐轿子进入长安。人们听说黄巢来了。我们帮助老人和年轻人。我们热烈欢迎这位英雄。叛军告诉你,黄王开始军队是为了人民。从那时起,我们可以安居乐业。后来,黄巢成为皇帝,开始与唐朝作战。经过六年的战斗,叛军终于取得了胜利。
由于黄巢起义军长期以来一直习惯于流动作战,许多已经占领的城市没有士兵守卫。虽然数十万大军占领了长安,但周边仍是唐朝的势力范围,长安岌岌可危。很快,唐朝纠缠着各种兵马,包围着长安。原来黄巢派大将朱温驻守大荔,怕被围攻。雪上加霜的是,此时朱温选择投降唐朝,同时节度使李克用的4万骑兵临城下,长安危在旦夕。起义军惨败,被迫撤出长安,开始大逃亡。
[img]542367[/img]
黄巢大起义进军图
正所谓一步一步退,步步退,起义军一次又一次地撤退,一次又一次地失败,最后撤退到泰山狼虎谷。一代英雄黄巢在这里英勇牺牲,一场充满活力的农民起义以失败的姿态结束。毫无疑问,黄巢起义的失败和侵略战术是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虽然流动作战可以避重就轻,缓解暂时的困境,但并没有动摇唐朝的基础。黄巢起义军南下一路顺风顺水,甚至到达岭南地区。有趣的是,虽然起义军被摧毁了,但它只是一阵风。起义军既没有给人民带来任何好处,也没有派兵守卫已经建成的城市和领土。随着黄巢起义军的离开,唐军立即收复了原本不易占领的城市。可以说,起义军只攻城掠地,却收获了唐朝。
[img]542368[/img]
黄巢大起义行经图
2、流寇派使得起义军没有自己的根据地,有时甚至吃饭都是问题,后期供应紧张。这种情况不仅限制了起义的进展,而且促使了越来越多的流寇活动相继发生,以至于后来,即使打了长安,也不允许长安。
3、缺乏基地是侵略者战术的必然结果,也为起义的失败奠定了基础。没有自己的基地,就没有与唐朝打交道的空间,也没有战术深度,物流保障是一句空话。在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中,没有立足点,任何行动都很难成功,这已经被历史反复证明了。
除了起义军的战略战术问题外,黄巢起义的失败也存在任务目标不明确的问题。
[img]542369[/img]
战争
狭隘的思想使黄巢起义没有纲领性目标和阶段性任务
公元875年,王仙芝在山东胡城发动起义,自称平均天补大将军、国内诸豪都统。随后,黄巢率众响应,起兵造反。从小读过书的黄巢,可以骑马射箭,可以说是能文能武。虽然黄巢和王仙芝汇合后,义军实力大增,但他们在山东和河南四处奔波,攻城掠地,所向披靡。
这两个人的实力如此强大,推翻唐朝指日可待。但由于黄巢没有确定一个统一的战斗目标,他们只是盲目地战斗,无的放矢,做了很多无用的工作。起义军的目标并不明确,因为他们的领导层经常受到外部因素的诱惑。
[img]542370[/img]
黄巢大起义
作为起义军领袖,王仙芝混在江湖上。他早年以卖私盐为生,无疑降低了义军领袖的形象。相反,在这样的江湖上,人们成为了义军领袖。可以想象,起义军的格局不会太大。果然,王仙芝多次被皇帝的投降条件所诱惑。他多次想投降,但都被黄巢挡住了。
黄巢虽然比王仙芝立场坚定,能冲锋陷阵,但思想格局狭隘,尤其是后期义军发展缺乏思路和观点,最终被别人偷走胜利的果实,为别人做婚纱。再加上唐朝和藩镇的围剿,各种因素最终导致了黄巢大起义的失败。
[img]542371[/img]
黄巢大起义
起义军背后的政治因素
唐朝和藩镇一开始并不同意,但唐朝和当地藩镇在处理起义军问题上的立场很少一致。甚至可以说,维护唐朝就是维护藩镇的利益集团。在这样的前提下,唐朝和藩镇齐心协力,共同对抗外敌。
当黄巢起义最受欢迎时,虽然唐朝的主要禁军和神策军被击败,但在起义军的破坏下,各大藩镇的力量并没有受到影响。随后,各大藩镇共同努力,打击起义军,逆转战局,黄巢起义军逐渐走向绝望。随后,在藩镇部队的联合绞杀下,黄巢起义不可避免地被摧毁。
虽然唐末的黄巢起义并没有最终推翻唐朝的统治,以失败告终,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黄巢起义具有以下重要性:
[img]542372[/img]
黄巢起义
@ 黄巢大起义是中国农民运动历史最长、影响最广的农民起义。
黄巢起义持续了六年。这场反对唐朝残酷统治的农民起义运动是经历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运动。黄巢起义席卷了山东、河南、陕西等十二行省份。这场农民起义严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唐朝开始崩溃。
@ 黄巢起义的性质决定了这是一种具有独特阶级特征的农民自发组织的起义。官员强迫人民是历史上农民起义的独特特征,是由朝廷和民间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加剧引起的。它反映了唐朝政治的低迷和官僚地主阶级的腐败,以及中国封建社会的颓废和衰落。
[img]542373[/img]
黄巢大起义
@ 虽然黄巢起义与李自成起义有些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黄巢起义没有可靠的基础。虽然它规模大,范围广,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唐朝。
纵观中国历史,尤其是封建王朝,分久必合,分久必合似乎是主旋律。有趣的是,在这些分裂之间,往往不是篡位夺权的宫廷剧,也不是狼烟四起的武侠片。历史上的朝代变迁,就像新陈代谢一样,衰落的朝代往往与新政权的崛起密切相关。
毫无疑问,黄巢起义严重打击了唐朝的封建统治。从那时起,唐朝就分裂了,名存实亡。虽然黄巢并没有被取代,但黄巢起义的重要性无论如何都不容忽视。
黄巢起义如此强大 最后,为什么失败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