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三国人物不是罗贯中,也不是陈寿,而是三国时期的人。如果他没有补充一些重要的信息,那么现在我们根本无法讨论《三国演义》的故事结构,部分可能来自他的解释。这个角色是魏晋南北朝的裴松之和裴先生。
[img]542136[/img]
南宋皇帝刘义龙觉得陈寿的三国志太少了,所以裴松之收集了更多的信息来补充陈寿的缺点。作者认为,如果裴先生没有成为幕后推手,现在我们可能看不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陈寿是《三国志》的原著,但事实上,他实际上是通过收集来自不同国家的数据来编写的。不可避免地,数据不足甚至错误。以此为例。吴书的一位名叫凌统的将军传记在他去世时的年龄存在很大争议。陈寿在这篇文章中的记录是49,但有29个不同的故事。董袭也是将军,但后人没有记录。很难说陈寿是否错过了记录。
我们的裴先生所做的是补充原始文件中记录的遗漏和纠正错误。这些错误可能是指事件,或地理、时间、人物等。
吴书的黄盖有两个人马忠也有两个,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效力。战败麦城的关羽,手下有一个叫苏非的武将,和同甘宁朋友同事的苏飞是同一个人吗?更何况刘禅曾经被人口贩卖过,这是魏人的恶意抹黑,还是记录错误,真的让人百思不解。如果是这样,刘禅的年龄必须增加很多,一些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件必须重新洗牌。
[img]542137[/img]
裴先生做的作业真的很难。你知道,三国距离南朝近200年。这么长时间,裴不得不寻找信息,不仅要寻找、收集和证明这些信息并非毫无根据。多么困难啊。
不要轻视它,只是一个解释。它也必须得到研究和审查。在这个时代,《三国演义》还没有诞生。裴如何找到这些信息作为补充?陈寿的《三国志》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后代。裴想推翻他吗?当然不是,也没有必要。
简单来说,裴先生是三国大成的幕后大力推手。作者是对的。不知道读者是否同意。
揭秘:裴松之是三国大成的最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