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542760[/img]
三国时期,诸葛亮出祁山北伐时,五虎上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论。
从子午谷(子午谷在陕西长安县南部)派出一万名精兵
迅速到达长安,一举夺取长安和潼关,却被诸葛亮否认,认为这个计划太奇妙了。
[img]542761[/img]
公元1636年,也就是魏延提出他的《子午谷幻想曲》1400多年后,明末第一代闯王高迎祥率军验证。高迎祥是明末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他是第一个自称闯王的人。著名的闯王李自成只是高迎祥的下属。高迎祥起事后,已经驰骋了7年,几乎没有失败。
1636年,高迎祥率军从汉中出发,计划进入陕西,夺取西安。然而,幸运的高迎祥遇到了明末五大名将之一的孙传庭。双方久战不下,战争陷入僵局。
[img]542762[/img]
高迎祥是一个真正的陕西人,也非常熟悉子午谷道。作为一名领导人,高迎祥也读过几本书。此时,他想起了三国著名将军魏燕的“子午谷计划”。他知道,如果他突然袭击了这条路,他可以直接去西安,只要计划成功,他就可以一举占领陕西。
[img]542763[/img]
若夺取长安,定名大明皇帝,惊掉下巴,即使打不下也能吓死他。
就这样!高迎祥一拳打在茶几上,茶都冲了出来,大家看到闯王的心已决,都随声附和。
高迎祥下定决心赌一把,率领5万军队进入子午谷小道。但人不如天。他没想到子午谷的路太难走了,赶上了大雨,让人困了,士气低落。他们走了15天才到达子午谷北口,到达黑水域。只要他们穿过这里,他们就成功了一半。
[img]542764[/img]
不幸的是,他没想到的是,孙传庭不知道为什么要定高。他想走这条路,率领一万精兵,等待工作已经很久了。敌人见面,什么也没说,就用刀砍了。战争开始了好几天,高贼输了。最后,高迎祥的军队被包围了。
著名将军孙传庭真的不是一个等待闲暇的人。他命令他的下属竖起一面白旗,用一面红旗分解敌人。(那些愿意投降的人可以去白旗,那些愿意玩的人可以去红旗。)
这种瓦解敌人的方法真的很有用。高迎祥虽然在黑水峪勇敢抗敌,但终究是大败,全军覆没。跑路的时候连马都没有,被活捉。后来一代闯王高迎祥被凌迟处死。从那以后,“闯王”的称号归他侄子李自成所有,李自成继续发扬。
[img]542765[/img]
闯王高迎祥和他的劲敌孙传庭,都是用兵之人,高迎祥读史书,学兵法。孙传庭当然也知道这个古典奇谋。
由此可见,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确实是一种大胆的攻击策略。但要实现这一计划,需要满足的客观条件太多了。
为什么一代又一代闯王高迎祥出子午谷? 高迎祥这样做的打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