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北向南,高33米,东西长55米,南北宽37米。青海省都兰县察汗乌苏镇东南约10公里处有一座高度惊人的墓地。它看起来像一座高塔。当地人称之为“九层恶魔建筑”,考古学家称之为“血渭一号墓”。
[img]541358[/img]
在创造这个大型墓地的国家,有一句诗:“东北迁徙青海边,南征北战打江山;立国350年,后裔繁衍至今。”
吐谷浑来自东北,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也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吐谷浑的建立
吐谷浑,一般来说,“谷”念yu,四声,原本只是一个人的名字,后来演变成西北一个民族的名字,最后变成一个国家的名字。吐谷浑存在的时候,一直都是民族名字和民族名字。
吐谷浑是内蒙古鲜卑慕容的长子,原名慕容吐谷浑。四世纪左右,慕容下令吐谷浑管理1700多户人口(这些人口将成为未来国家“吐谷浑”的核心力量)。
慕容涉归后,慕容涉归的第一个儿子慕容和吐谷浑不和。他们为权力的分配而战,甚至相遇。杀戮染红了他们的兄弟情谊。
[img]541359[/img]
为了结束纠纷,兄弟俩决定分裂整个慕容部落。
慕容林怒气地说:“先公分建有别,可是不远,而是马斗!”
吐谷浑说:“马是畜耳,斗其常性,何怒于人!乖别容易,去汝千里之外。”
因此,吐谷浑带着自己的力量离开辽东,西迁至陇(凉)上(北),并在这里生根发芽,这是吐谷浑古国成立的起点。
吐谷浑这个词最早用于吐谷浑的孙子孙女。魏晋时期,叶延在沙州(今青海省贵南县穆克滩)设立慕克川总部,设立司马、长史等官员,以祖父吐谷浑的名字为民族名称。
叶延传子辟奚,辟奚传子视连,视连传弟视熊,视熊传弟乌提,乌提传位于视熊之子树洛干。
在树洛干统治时期,吐谷浑的力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一匹黑马。因此,树洛干自称吐谷浑王。到目前为止,吐谷浑以国家政权的形式被记录在青海湖流域。
吐谷浑的巅峰
一般来说,吐谷浑古国存在于公元313-663年。吐谷浑古国虽然时间不长,但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后续影响不容低估。
在这3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吐谷浑民族立即在中原疾驰青海高原,吸收了丰富的中国文化营养,坚持民族特色和信仰,在青藏高原建立了一个优秀的古代文明国家。”
当王位传到树洛干时,其国家实力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吐谷浑虽然偏向西角,但一直重视学习中原文化。
据历史学家统计,吐谷浑二十二代国王或可汗有十五位精通汉语,熟悉典章,有的还研究天文历法。统治者可以有如此优秀的学习质量,吐谷浑很难发展不好。
当王位传到树洛干时,吐谷浑的力量不断增强。吐谷浑的汗国制度主要是在可汗下增加司马、长史、将军等官职,以增强可汗庭的中央领导权。经过这几代人的发展,吐谷浑培养和发现了很多有才华的人,制度下的官职基本都是儒生。他们还学习了中原各种先进制度,极大地促进了吐谷浑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大格局正处于大分裂时期,吐谷浑的领土不断扩大。虽然主要领域仍在甘青之间,但实际控制范围为东至桃河、龙固、西至赤水、白兰、北至黄河、南至大积石山、北邻南凉、东至西秦。
[img]541360[/img]
胜光四年(431年),十六国时期,胡夏末代皇帝赫连定与北魏为敌。他在攻打西秦和北凉时被打败。他在逃跑的路上遇到了吐谷浑的军队。吐谷浑的军队最终俘虏了赫连定,并将赫连定交给了北魏统治者魏太武帝拓跋涛,最终被处死。吐谷浑立功,穆被封为西秦王,占领金城、陇西等县,势力范围再次扩大。
吐谷浑在经济上也有很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丝绸之路的贡献上。
丝绸之路是中国从西汉到西方最著名的陆上交通线路。南北朝时期,连年不断的战争使其无法正常通行。
此时,东西方的吐谷浑充分利用了其地理位置的优势。他们勇于进取,敢于冒险,充分发挥与南北朝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原的对外贸易,与其他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据史料记载
: 吐谷浑“毗邻益州”。常通商贾,人慕其利,往往从之。教书记,为之辞译略显狡猾 。” 这充分证明了吐谷浑在丝绸之路发展中的作用。
吐谷浑的灭亡
公元609年,隋军大败吐谷浑,将青海大部分地区划归隋朝版图。唐龙朔三年(吐谷浑诺,28年,663年
年)吐蕃攻灭吐谷浑,吐谷浑王诺波波和弘化公主逃往凉州,吐蕃占领吐谷浑王国的全部土地,吐谷浑亡国。
[img]541361[/img]
吐谷浑灭亡后,吐谷浑的一些后裔返回凉州、青海、黄水流域等地,一些留在中原和汉族逐渐融合,一些留在文化上演变成当前的土壤。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他们在中国历史书中都很精彩。
谁建立了吐谷浑?吐谷浑的巅峰时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