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范仲淹是怎么救灾的?反而哄抬粮价而不开仓放粮。

你喜欢范仲淹的故事吗?

在中国古代,我们经历了许多荒地。在荒地期间,当所有的食物都耗尽时,我们只能吃树皮、观音土和后面的食物。许多人活活地死去。街上到处都是尸体。如果你走几步,你会遇到饿死的人,狗经常在濒临死亡的人的边缘徘徊。当他倒下或停止呼吸时,他会立即分享这些“新鲜”的肉。

有些朝代甚至容易吃东西。所以灾荒真的不是闹着玩的,它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夺走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既然有灾难和荒地,就会有救灾。们将看一个与救灾有关的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范仲淹,他是北宋的第一任首相。据说他的救灾事件已经成为大多数经济学的经典案例。发生了什么事?

[img]541402[/img]

一、范仲淹哄抬粮价救灾民

故事发生在1050年,当时杭州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旱灾。一时间,米价涨到了120文。那些没有良心的商人利用灾难哄抬米价,争先恐后地发财。

这时,范仲淹差不多五十岁了。作为杭州太守,他没有开粮仓,也没有打压粮价。相反,他看着粮价一路飙升。原因是什么?

@ 范仲淹还在杭州举办了热闹的庙会、划船等娱乐活动。大量富人花钱玩,但此时城外灾荒狼藉。

有一段时间,无数的辱骂声袭来,人们认为范仲淹一定是在和那些商人勾结,从中牟取暴利。事实上,人们冤枉了范仲淹。他是一个真正的清官,绝对不可能做出伤害人民的不良行为。事情的方向在范仲淹的控制之下。

不久,短期内大米价格的疯狂飙升使大量外国粮食涌入杭州。当粮食数量特别多时,粮食价格自然会下降,也就是说,当供应远远大于需求时,价格肯定会下降。这样,饥荒问题就解决了,那些奸商的阴谋也不能成功。

@ 那些热闹的庙会不仅吸引了很多花钱的游客,还招募了大量的工人,这也让一些无家可归的受害者暂时找到了工作,至少不用饿了。范仲淹利用经济原则帮助杭州顺利度过灾难,堪称国家英雄。看来他不仅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个智商出众、头脑清醒的经济学家,真是令人钦佩。

纵观范仲淹的一生,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但仍然受到大多数人的追捧,这不仅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能力。

[img]541403[/img]

二、繁荣背后的危机

然而,通过这次救灾事件,人们不仅感叹范仲淹的伟大和智慧,还窥视了看似经济繁荣的北宋,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非常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 第一次危机是北宋城乡差异巨大。如果范仲淹想通过“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粮食价格,他必须确保当时杭州的商品经济繁荣。

当时,杭州只是满足了这一前提,因此它可以在短期内承担粮食上涨带来的风险。同时,它也有资金招募受害者来解决一些荒地问题。如果没有,杭州真的很难顺利度过危机。

事实上,杭州是整个北宋的缩影,从杭州内外贫富差距,可以看到整个北宋城乡差距的严重性,农村越来越贫困,城市越来越繁荣,城乡差距逐年扩大,事实上,早在北宋早期,城乡差距就非常严重。

据说有一次宋太宗在文武百官面前夸耀汴京的繁荣富饶,但性格诚实坦率的蒙正却不同意。他还对宋太宗说了几句话,说城外到处都是饿死冻死的人。就连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外都是这样的场景,更不用说其他地区的农村了?

这是北宋土地合并现象非常严重,当时,国家农业税主体是农业,但数量有限,他们除了两季税,还承担7788税,据说这些税加起来有几十种,甚至普通农具和鞋也要纳税。

仅仅在正常情况下,就很难缴纳春秋税和杂税,更不用说饥荒时期了。特别是在范仲淹所在的北宋中后期,土地合并更加严重,剩下的土地可以纳税。此外,劳动力也越来越繁重。大多数农民不想承受沉重的兵役,所以他们变成了流民,到处逃跑。

[img]541404[/img]

第二大危机是救灾能力的急剧下降。事实上,很多人仍然不明白范仲淹为什么要提高粮食价格。这不是多余的吗?直接开仓放粮不能达到救灾效果吗?北宋太富有了,怎么连救灾用的食物都没有呢?说到这件事,范仲淹充满了委屈。事实上,“食物”只是一个幌子。

北宋有一个常平仓,里面储存着北宋的救命粮。只有常平仓没有问题。无论北宋遇到多少灾难,都能挺过去,但在范仲淹时期,常平仓有问题。

学过历史的学生都知道,北宋“冗官、冗兵、冗费”的现象尤为严重,国家需要承担巨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当危机发生时,政府会拆除东墙来弥补西墙,这有点像当今社会的“贷款还款”现象。

常平仓成了救命稻草,需要的地方调点。据说各地的诉讼经常找常平仓筹钱。所以在饥荒之前,常平仓几乎是空的,日常管理常平仓的官员整天无所事事,守护自盗。

虽然司马光和其他诚实的官员也反映了过度平仓的缺点,但最终的情况仍然没有改变。在灾难发生时,他们仍然无法期待常规平仓,这迫使范仲淹绝地生存,并想出了提高粮食价格的方法。

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短时间内使用这种方法是可以的。如果遇到更大的饥荒,如何解决?难怪王安石不顾全世界的反驳,坚持改变。虽然王安石最终失败了,但他努力工作,至少为北宋的未来而战。


范仲淹是怎么救灾的?反而哄抬粮价而不开仓放粮。范仲淹是怎么救灾的?反而哄抬粮价而不开仓放粮。

,,

  • 北宋大臣黄潜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黄潜善
  •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符三年(1100年)...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北宋宰相曾布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曾布有子孙后代吗
  •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

  • 北宋浪子宰相李邦彦:是靖康之耻的导火线
  • 在宋徽宗赵霁的“朋友群”中,除了王福,还有一位著名的“浪子宰相”。“浪子宰相”虽然是人们给他起的绰号,但他真的是当代宰相,...

  • 北宋寇准背靴是什么典故?寇准有哪些方面作为
  • 寇准是一位有名的北宋政治家和诗人,他从小饱读诗书勤奋好学,历史记载曾十几岁就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他出生于官宦世家,...

  • 仁义高于命:北宋历史上忠臣陈求道的壮丽生活
  • 宋代官员陈求道。字得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咸宁人进士。北宋时期,永安镇西河桥畔迁来一户官宦家庭。主人是陈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