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217)
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东南)人。生年不确定,只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大概和孔融一样。汉灵帝末年,任将军何进主簿。为了杀宦官,何进召四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劝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虐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进入袁绍幕。袁绍使之典文章,军中文书,多出其手。最著名的是《为袁绍叫豫州文》,历数曹操的罪行,诽谤及其父祖,极具煽动性。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战,袁绍大败,陈琳为曹军俘虏。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阮宇同管记室。之后又迁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与刘震、应该、徐干等同染疫病而死。
[img]540554[/img]
陈琳诗、文、赋都能。诗歌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之旅》,描写了繁重劳动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具有现实意义。整篇文章是通过对话写的,乐府民歌影响很大,是最早的文人拟作乐府诗之一。散文除了《为袁绍叫豫州文》外,还有《为曹洪与世子书》等。他的散文风格雄放,文气浓厚,笔力强。曹丕对“孔璋章表殊健”(又与吴质书)发表评论。辞赋的代表作有《武军赋》,颂扬了袁绍克灭公孙赞的功绩,写得相当壮观,当时也被称为名篇。而《神武赋》则是对曹操北征乌桓时军容之盛的赞美,其风格与《武军赋》相似。在汉魏间动乱时期,陈琳三易其主,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他对名利的热情。这种热情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与“七子”其他人相比,他的诗、赋在表现“立德垂名”等内容上更为突出。
[img]540555[/img]
据《隋书经籍志》记载,陈琳的作品已经丢失了10卷。明代张溥辑有《陈记室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陈琳的生活怎么样?他有什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