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自成来说,他的一生就像坐过山车,有高峰,有低谷。为了承受这样的刺激,你必须有一颗大心。
1644年,李自成带领起义军进入北京,崇祯自杀。然而,他的王位并不稳定。不久,他被满清赶出北京,然后完全消失了。
关于李自成失败的原因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当他进入北京时,他放松了对下属的纪律,迅速腐败,导致战斗力大大降低,以至于他输给了清军。有些人认为关键是李自成错误地杀死了他的智囊团李燕,导致李自成灭亡。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李自成的政权并没有取代大明。
[img]537887[/img]
换句话说,正是李自成没有及时将自己的身份转化为地主,没有完成自己的变化,以至于无法获得汉族官绅的忠诚,最终失去了人民的心。
客观地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上吊自杀,大明灭亡。但对于政权来说, 不是打进北京就安枕无忧。
即使是满清,真正进入中原也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朱三太子也是清朝廷的长期噩梦。
事实上,李自成的失败有两个误区。一是李自成在山海关的失败,二是李自成的彻底失败。
这两者是有区别的。我们知道大明和后金打了几十年仗,失败的次数很多,尤其是后金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大明在任何一场战争中都完全告别了历史舞台。这是大明在全国拥有稳定的政权制度。即使大明灭亡,那些藩王和宗族仍然可以振作起来,建立南明和清朝的对抗。
但李自成山海关一战,竟然退出北京,甚至一路崩溃,一点抵抗力都没有。
这与李自成当时对形势的误判有很大关系。如果继续下去,李自成对吴三桂在当时的作用没有客观的看法。
[img]537888[/img]
假如没有关外的满清,那么毫无疑问,李自成要做的就是派出军队,接受各地的权力,稳定地方。
关外的满清此时更是虎视眈眈,但李自成却对此漠不关心,丝毫没有放在心上,自以为天下已定,东派300,西派2000等,不但没有巩固地方,还分散了自己的力量。
起义军的兵力本身就不足,在外派出去,导致李自成在北京根本无法抗拒,于是他狼狈地退出了北京。
[img]537889[/img]
李自成的农民政权与南明不同,即他的接收尚未完成。例如,南方大部分地区仍属于南明地区,李自成无法撤退,甚至没有根据地,也不能像元朝那样返回家乡。
当然,李自成本身并没有根据地的概念,这与朱元璋无法比拟。
这也导致李自成自崩溃以来根本无法做出体面的抵抗。我们可以看看南明政权。虽然也是一路败退,但无论是哪个藩王,都能拉拢很多势力。
@ 李自成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这是决定他退出北京后再也没有抵抗力的关键因素。
为什么李自成会失败?失败的关键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