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古代的头衔和庙号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两者的转折点在唐朝?

很多人不知道死后的头衔和寺庙的头衔,

中国古代史书有统一的习惯和例子,称之前的皇帝。一般三四个字,以朝代名称开头,如汉景帝、汉光武帝、杨迪皇帝、唐高宗、明成祖等。

然而,这里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唐朝以前的皇帝称最后一个字为“皇帝”,格式为“朝代名+某字+皇帝”;唐朝以后,皇帝称的最后一个词是“祖”或“宗”,格式变成了“朝代名+某字+祖”或“朝代名+某字+宗”。

为什么会这样?

[img]536178[/img]

事实上,事实很简单。唐朝以前,皇帝被称为死亡头衔,唐朝以后,皇帝被称为寺庙头衔,两者的转折点是一个人——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如果你想弄清楚背景,你必须弄清楚死亡头衔和寺庙头衔的意义和区别。

死后的头衔是皇帝、诸侯、大臣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的事迹和道德,给予了一个评价性的头衔来表彰。根据《易周书·死后法解》记载:“只有周公旦,太公望继承王业,为牧野做出贡献,最终埋葬,是死后,然后叙述死后的法律。”死后,行为;名字,工作表;古人有伟大的成就,好名字也被称为。”可以看出,死后的头衔应该从西周时期开始形成。

在春秋战国时期,死亡人数已成为一个固定的系统,专门用来评估皇帝和将军生前的功过、得失。秦始皇统一世界后,死亡人数制度被废除,在西汉时期恢复,然后延续到清朝灭亡。唐朝以前,死亡人数基本上是一两个字,历史学界通常以“王朝名称+死亡人数+皇帝”的形式称呼死亡皇帝。

[img]536179[/img]

寺庙的名字是皇帝死后在寺庙里被崇拜的名字,起源于商朝。西周时期没有使用,秦始皇后来废除了寺庙的头衔和死后的头衔,因为“寺庙头衔和死后头衔”的决定将形成“儿子讨论父亲,大臣讨论君主”的局面。或者在西汉时期,寺庙的使用被恢复了。与死后的头衔不同,寺庙的头衔是国王独特的头衔。

根据《孔子家语庙制》:“古代祖先有功有德,所谓祖先,庙不毁。”可以看出,皇帝的庙号一般以“祖”或“宗”结束,标准明显。有开拓之功的皇帝一般称为“祖”,有守成之德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大多数庙号只有一两个字。因此,史学界也将按照“朝代名+庙号+祖或宗”的格式称呼死去的皇帝。

[img]536180[/img]

不管是死后的头衔还是寺庙的头衔,都只是叫皇帝的一个词,但为什么唐朝在武则天有分界呢?唐高宗即位初期,权力受到长孙无极、楚遂良等人的严重制约,而武则天则成了他最坚实的盟友。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唐高宗终于打败了长孙无忌、褚遂良两人,开始独自掌握国家大权。因此,唐高宗早年极度信任武则天,言服从。武则天曾向唐高宗建议,先帝的死后头衔“皇帝”不足以表达他的伟大,更不用说反映唐高宗的孝道了,唐高宗采纳,在元(674)父亲死后,死后头衔应该是中国古代皇帝死后头衔崩溃的开始,最初按照正常传统,李世民应该被后代称为“唐皇帝”,自死后只称寺庙头衔“唐太宗”方便。

[img]536181[/img]

然而,武则天给李世民加上死后的头衔只是一个开始。女皇帝没有按照常规打牌。唐高宗去世后,她给丈夫的死后头衔是“天皇大帝”。她死后,让儿子唐中宗李贤给自己起死后的头衔是“大圣皇后”,这仍然是一条不寻常的路。

如果加长死后的头衔只是武则天的个人行为,那就不是一个转折点。问题是,武则天相当于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魔盒,后人跟随她,把死后的头衔加到一个特别长的时间。

例如,武则天的孙子唐玄宗发扬了祖母加上死亡头衔的做法:他将唐高祖的死亡头衔加入“神耀大圣大光孝皇帝”、唐太宗的头衔加成了“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等唐高宗的后缀加成。

唐朝以后,历代皇帝不断地在祖先的死亡头衔中加入各种好词和好词,因为他们担心字典中的词不够。这样,死后的长度越来越大,意义越来越夸张,到清朝,甚至出现了20多个字的死后,即清朝祖努尔哈赤死后的头衔“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瑞武端毅钦安洪文定业高皇帝”,真的让人感到恶心,死后的头衔也完全失去了其评价分析、棺材结论的作用。

幸运的是,庙号的短小精悍传统得到了保留,在唐朝之前,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比如西汉对庙号的制定非常谨慎严格,只有汉高祖刘邦(庙号太祖)、汉文帝刘恒(庙号太宗)、四位皇帝有汉武帝刘彻(庙号世宗)和汉宣帝刘询(庙号中宗)。

唐朝以后,随着死后头衔的长度泛滥,寺庙头衔已经成为几乎每个皇帝都有的头衔。此外,寺庙头衔也有一些赞扬和批评,所以唐朝以后的历史学界把寺庙头衔作为皇帝的头衔。

[img]536182[/img]

其实庙号和死后的头衔经常重叠,死后的头衔更典型的是“文字”、“武”二字。根据褒贬之意,死后的头衔可以分为“美丽的死后”、“平死”和“恶死”。

根据明代的《死亡法解》,“文”和“武”是最著名的“死亡”:

“经天纬地,修德来远,勤学好问,道德博闻,慈惠爱民敏,好学”等可以称之为“文”;

“克定祸、保大定功、威强敌德、刚强直礼、刚强以顺、辟德斥境、折冲御侮、刑民克服”等。;

可以称之为评价最好的两个死亡头衔,历史上可以称之为“文字”、“武”皇帝堪称一代雄主明君。

然而,庙号中的“文”、虽然“武”也有赞美的意义,但它看起来更普通。唐文宗、明武宗和汉武帝、隋文帝绝对不在同一水平。

[img]536183[/img]

除了死后的头衔和庙号,史学界还有另一种叫皇帝的方式,那就是年号。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字,说白了就是官方的日历纪年方式,首创于汉武帝,一直沿用于清朝灭亡。在明清之前,皇帝经常改年号,比如武则天在位15年,实际上用了17个年号。经常更换年号,根本不能用来称呼皇帝。然而,明清时期的皇帝很少改变年号,因此年号已成为皇帝的代名词,这是万历皇帝、崇祯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的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皇帝死后,后人为他制定了死后的死后头衔和寺庙头衔。在影视作品中,皇帝在生活中被称为死后头衔或寺庙头衔绝对不存在,这是导演和编剧无知和有趣的表演。

参考文献:《死法解》、《孔子家语庙制》、《益周书·死法解》


古代的头衔和庙号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两者的转折点在唐朝?古代的头衔和庙号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两者的转折点在唐朝?

,,,,,,

  • 为什么古代天子吃饭祭祀用九个鼎和八个桂 他们现在相当于什么?
  • 在古代,天子祭祀和吃饭时要用九个鼎和八个桂,鼎相当于现在的盘子,而桂相当于碗。 先啰嗦两句,说说“九鼎八贵”是怎么回事...

  • 凯撒大帝之死:凯撒大帝被刺杀前的各种奇怪预兆
  • 2000多年来,西方人一直认为每年的3月15日是一个不祥的日子。正是在公元前44年,西方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罗马帝国的创始人...

  • 元末皇帝被朱元璋称为顺帝。认识时务的人是英俊的
  • 元朝最终从1279年扑灭南宋,抵抗统治整个中国,直到1368年才被赶回家乡,但89年。作为一个统一的王朝,虽然比秦隋更长,但比...

  • 古代官员的等级是多少? 朝堂的位置是什么?
  • 很多人不知道古代有多少官能上朝堂讨论事情?站立的顺序是什么?, 在古代的电影和电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类似的场景,比如宫...

  • 古代君王是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他们能随心所欲杀人吗?
  • 不知道:古代君王能随意杀人吗?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从理论上讲,君王是一国的最高领导人,他是天王老...

  • 古代战士知道他们站在前面会死 为什么古人应该愿意在第一排?
  • 我还不明白:古代前排士兵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古代战士知道会死,为什么士兵愿意站在第一排? 在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