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字公明,生年不明,卒于魏明帝曹睿太和元年 河东杨(今山西洪洞县)人(227年)。
徐晃年轻时曾是河东县的一名小官员。他被提升为骑兵队长,因为他与杨峰讨伐董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李铮和郭思长安火并后,他和杨峰一起护送汉献帝东入洛阳。汉献帝建安第一年(196年),曹操在开封击败杨峰,徐晃投奔曹操。从那时起,他成为了曹操的忠实战士,跟随曹操在河流和江淮之间作战,为曹魏的立国做出了贡献。
[img]535502[/img]
徐晃一生经历了几十场大大小小的战斗,他有勇气摧锋陷阵,攻击强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驻荆州蜀汉大将关羽兴师北上,包围曹魏江北重镇樊城、襄阳。当时,铲晃率军驻扎在宛城(今河南南阳市),是襄樊的后备军。曹操为救樊城、襄阳,前后增兵至12营,悉归徐晃指挥。关羽围军层层设置,封锁严密,阵地坚固。徐晃率领士卒到达前线,不顾矢石飞流,率先带头,多次突破重围,与关羽守将在樊城外激战。同时,他让士卒挖掘正宗的樊城,联系了城里的曹军。经过几天的艰苦奋斗,关羽围军被打破,樊城和襄阳被解除。这场战斗在巩固曹操的南部领土和稳定后方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曹操非常高兴。战投一结束,曹操就亲自出营7英里外迎接徐晃,并设宴庆祝,安慰他说:
“全襄、樊,将军之功也”。在另一个命令中说:
“贼围剿鹿角十重,将军全胜,然后陷入贼围,斩首。我用兵30多年了,听说过古代的好士兵也没有进入敌围的长驱径。而且樊襄阳在围,营太多,即墨太多,将军的功绩超过孙武。
穰且。”
[img]535503[/img]
徐晃不仅勇敢,而且善于用兵。他经常能够避开敌人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弱点,以少胜多。建安16年(211年),曹操发兵进取。徐晃命令屯守汾阴镇抚河东。当曹军主力进入潼关时,他遇到了关中军阀马超等人的阻挠,
不得前进。
曹操使召徐晃讨论进兵策略。徐晃认为,由于曹军主力陈兵边潼关以东,关中诸侯被调出潼关防守。这样,黄河西岸的关中军队就无能为力,防守空虚。如果他们利用自己的弱点渡河而西,然后转向南攻,曹军就能胜利。曹操听取了他的意见,让他率兵渡河占领阵地。然后曹军主力全部渡过黄河,南攻潼关,切断了关中的割据势力。在解除樊城、襄阳之围的战役中,他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声东击西,动员蜀军主教练,然后利用虚假攻击赢得胜利。
不仅如此,徐晃知道如何将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结合起来。在与曹樱和各种军阀的斗争中,他不仅重视军事进攻,而且帮助曹操赢得人民的心,在政治上瓦解彼此。在曹操与袁绍的斗争中,由于双方战斗时间长,仇恨深,曹操经常报复屠杀袁绍占领的地方。徐晃认为,这只能激起袁绍势力的反抗,阻碍曹操的统一。他劝曹操改变这种做法,瓦解袁氏势力。建安九年(204年),徐晃奉命攻占袁氏所属易阳城(今河北邯郸市北),曾劝曹操说:“二元未破,诸城未下者倾听。今天灭易阳,明天就死,怕河北不定时。愿公降易阳以示诸城,则不望风。曹操采纳了他的意见,果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徐晃严格管理军队,禁止令行。在任何情况下,他的军队都很严格,他的士兵们都很兴奋。樊城、襄阳解围后,曹军各路军队聚集在山坡上,曹操案行各营。许多士兵出去观看。只有徐晃的军营整齐,士兵们驻扎在战斗中。曹操暗暗称赞他有周亚夫的遗产。他每次战斗都有功,但很少邀请功勋来奖励。曹操的军队里有句话:
“不得工资,属徐晃”。他常说:
“古人不受明君的影响。今天他们幸运地遇到了他们。当他们有效地工作时,他们怎么能有私誉呢!”。他把为曹操的统一事业而战作为自己效力的机会,以此为动力,激励自己的行动。尽量避免这些理解给封建思想留下了明显的印记。然而,它也显示了他宝贵的性格。他是曹魏政权的开国元勋,也是中国古代的优秀战士。
徐晃原本只是默默无名的小吏,他是怎么成为名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