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与辽国1005年缔结的禅渊之盟,一场经过25年战争缔结的盟约。
[img]535575[/img]
公元999年,辽朝派兵挑衅,掠夺人民。由于骑兵战术灵活,宋朝边防压力越来越大。
辽朝在北宋边境不断挑衅,直到挥手强迫。可以看出,它觊觎中原的心,试图吞并北宋,引发两国之间的战争。这是两国后来建立的禅源联盟的直接原因。
在两国25年的战争中,其根本目的是燕云十六州,辽国重视这个地方,北宋也重视这个地方,毕竟这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萧太后的治理下,辽国稳定了国内,也为战争奠定了基础。
由于自身原因,辽很早就通过降辽老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同意和解,派曹去辽营谈判。12月(1005年1月),他与辽建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给辽岁银币10.2万,丝绸20万。宋辽以白沟河为界。
[img]535576[/img]
辽宋贸易促进了契丹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增进了两族人民的友谊。由于寇准德的高度尊重,他很快就被皇帝贬为朝廷。
1、宋辽之间25年的战争已经结束。“生孩子和休息,牛羊被野生,戴白发的人(白发老人)不知道如何战斗”。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
[img]535577[/img]
2、宋代节省了巨额战争费用。岁币(30万元)的支出不到用兵费用(3000万元)的1%,避免了多年来重兵守边造成的过度兵役和朝廷税收压力,以极低的成本换取了战争难以达到的效果。
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民族融合。
合同确立后,宋朝原本要收复的幽云十六州更不愿意收复这个地方。由于100多年没有发生重大战争,宋辽双方的军备直接放松,给了金国一个获胜的机会。
禅渊之盟的内容是什么? 利弊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