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高欢和宇文泰是怎么把北魏一分为二的吗?不知道也没关系,告诉你。
当任何王朝走向灭绝时,场景都非常悲惨,用血流成河来形容并不过分。毕竟,当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时,战争就会爆发,战争就会流血。战场上的流血是不可避免的,无辜的人也不能置身事外。
然而,北魏的灭亡更为特殊。它不是直接灭亡的,而是分为西魏和东魏。它的统治者(尽管它是傀儡)仍然是北魏的皇室成员。西魏和东魏是两个过渡王朝,很快就变成了北周和北齐。后来,北周灭北齐,杨健成为笑到最后的人,建立了隋朝的统一。
即使北魏看起来很温和,但它仍然充满了血腥。北魏建立了鲜卑拓跋部,在历史上有几个转折点,最初建立,力量范围不是很大,直到后来北魏太武帝拓跋涛继承,这是北魏历史上重要的皇帝,他统一了北方,从而形成了南北朝对抗的局面。
拓跋涛时期,北方有一个重要的敌人,那就是柔然。据分析,木兰辞中的内容是关于拓跋涛攻打柔然战争的。拓跋涛自继位以来,多次攻打柔然,直到柔然实力大大降低,对北魏没有威胁。在攻打柔然的过程中,拓跋涛还专门在北魏都城平城北部自西向东设立了六个军事据点。
[img]535203[/img]
当时,六个城镇是北魏的重要城镇,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都是北魏的首要任务。然而,在拓跋涛实现北方统一后,北方六个城镇的边防作用逐渐减弱,成为北魏孝文帝时期不可逆转的局面。北魏孝文帝迁都,这是北魏历史上的第二个转折点。
北魏孝文帝继位后,在冯太后的帮助下开始改革。其目的是缓解北方的社会矛盾,削弱北方强大民族的实力。事实上,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化,这对后来的民族融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当时的北魏,它无疑引起了轩然大波。
为了彻底改革,孝文帝决定离开最强大的平城,迁都洛阳。虽然中间有很多困难,但孝文帝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把北魏的中心迁到了洛阳。
这解决了当时的矛盾,但也出现了新的矛盾,即新阀门制度的形成,北魏的政治僵化和腐败,而北方的六个城镇逐渐衰落,洛阳和六个城镇,对应繁荣和荒凉,不再是一种和谐的关系,而是一种矛盾。
因此,北魏历史上的第三个转折点很快就出现了。转折点出现在北魏孝明帝时期。确切地说,应该是胡太后时期。毕竟,胡太后是实际的掌权者。
523年,他轻轻地掠夺了六个城镇,清理了已经不富裕的六个城镇。六个城镇的人民遭受了痛苦,胡太后只转移了一些粮食,这无疑是杯水车薪。怀荒镇发生了一起抢劫政府粮食的事件,这似乎只是一种诱惑。第二年,沃野镇发生了起义,各镇纷纷响应,于是北魏迅速启动了六镇起义。
[img]535204[/img]
六镇的军队已经不再是以前了。此外,北魏朝廷还雇佣了北方的柔然人。在柔然和魏军的攻击下,六镇起义只被压制了一年半,但北魏起义的火焰并没有熄灭,各地的起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平叛的过程中,许多将军逐渐发展了自己的力量。大部分起义平息后,参与平叛的将军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力量,如尔朱荣。
二朱荣部本身就是北魏北方的一支军事力量,多次参与平叛,吸收了包括魏军和叛军在内的众多军民。军队逐渐成为北方的领导人,其下属包括后来著名的东西魏掌权人高欢、宇文泰等。
二朱荣被北方虎视眈眈,想自己当皇帝,但没有合适的理由。然而,胡太后很快就把这个理由给了二朱荣。北魏孝明帝死了。他死的时候才19岁,没有任何警告。他突然死了。一直有传言说胡太后毒死了自己的儿子。
二朱荣借此机会起兵,调查孝明帝的死因,为孝明帝报仇。他私下联系了远在洛阳的长乐王元子游,把元子游带出洛阳,然后起兵攻打洛阳。很快胡太后就撑不住了,要求出家为尼。然而,二朱荣不愿意给她这个机会,最终“沉太后和幼主在河里”。
[img]535205[/img]
事实上,一开始,尔朱荣想成为自己的皇帝,但“荣遂铸金是自己的雕像,数四不成。”他的朋友元天穆也做不到。尔朱荣不得不“以铜为祖先和后代,只有长乐王。”他只能迎接元子游为皇帝,即北魏孝庄皇帝,但尔朱荣的皇帝梦想并没有被打消。
孝庄皇帝只是一个傀儡皇帝。当他继位前进入洛阳时,尔朱荣创造了一个河阴的变化。他把孝庄皇帝带到淘渚,然后以祭天的名义聚集文武官员,包围他们,指责他们“天下迷茫,肃宗崩塌,都被朝臣虐待,不能匡胤。”
指控结束后,尔朱荣下令杀死他们。
“自宰相高阳王勇、司空元钦、仪同三司义阳王略以来,已有2000多人死亡。前黄门郎王遵业的兄弟父亲去世了,他的母亲和敬宗的母亲也去世了。”
孝庄帝的弟弟王绍和弟弟石平王子也被杀。这场屠杀基本上杀死了北魏朝廷的官员。这种悲剧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孝庄帝周围都是尔朱荣,但孝庄帝不愿意被控制。他一直试图摆脱尔朱荣的控制,想摆脱尔朱荣,这终于成为530年的事实。孝庄帝成功地摆脱了尔朱荣和元天穆。
然而,尔朱荣的死并没有让孝庄皇帝成为北魏的力挽狂澜者。尔朱荣一死,他的下属就分裂了,每个人都占据了山顶。他们观察了尔朱氏与北魏皇族的争端,希望渔民受益。尔朱兆出兵攻打洛阳,杀死了孝庄皇帝。他先后以广王元叶和广陵王元恭为皇帝,进入洛阳劫掠,引起了人们的极大不满。
[img]535206[/img]
很快,高欢率领军队攻打了尔朱氏,最后,尔朱氏集团成立了平阳王元修为皇帝。元修不想当傀儡皇帝,所以他不喜欢驻扎在晋阳的高欢。这种不受欢迎自然会让高欢生气,然后攻打洛阳。元修逃跑,跑到宇文泰寻求帮助。
534年,元修离开后,高欢以立元善见为帝,东魏立,迁都叶城。“40万户乱七八糟”,这次给洛阳造成了巨大的灾难。那么元修去宇文泰庇护会有好结果吗?当然不是。元修投奔宇文泰后不久就被宇文泰杀死了。535年,宇文泰以立元宝炬为皇帝,西魏立为皇帝。
从那时起,北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东魏和西魏。虽然东西魏皇帝仍然是北魏的皇室成员和拓跋氏,但东魏的真正掌权者是高欢,而西魏是宇文泰。东西魏只是一个过渡王朝,很快就被北齐和北周所取代。
高欢和宇文泰是如何将北魏一分为二的?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