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说到晏殊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文坛最辉煌的事情。在此期间,出现了范仲淹、晏殊、欧阳修、三苏、司马光等大量大师级文人。宋代有六个著名的唐宋八大家,说宋代文坛足以在中国历史上骄傲。在这些著名的文人中,晏殊是最厉害的。他为什么强大?
北宋时期的词汇可以说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是晏殊开创了宋词的先例。晏殊也被称为宋词界“四大开祖”之首。他的词在唐代和五代词风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新的境界,使这个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据说晏殊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还有240卷诗集,绝对是高产词人。不幸的是,由于岁月的淹没,最终只剩下134首词了。
[img]533746[/img]
晏殊的话虽然后人不多,但都很经典,比如著名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其中“花落无奈,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话已经被称赞了几千年。此外,还有《蝴蝶爱花·阈菊愁烟兰哭露》,其中“昨晚西风凋碧树,独自上高楼,望天涯路”,被国学大师王国维视为人生成功的第一境界。
除了他的才华,晏殊还教了很多骄傲的弟子。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韩琦、富碧都来自他的门下。他的弟子都是北宋的大作家,都是从官到宰相的朝廷大臣。晏殊的高成就自然离不开他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晏殊从小就表现出很高的智商。据说他从小就饱读诗书,5岁就能写诗,7岁就能写文正。他是家乡抚州著名的神童。宋真宗时期,14岁的晏殊已经是个大才子,他的名声已经传到了皇帝宋真宗的耳朵里。宋真宗很好奇,想看看神童是真正的才能,还是浪的学名,所以在今年的科学考试中,皇帝让他和成千上万的学生一起参加考试。
根据晏殊的说法,虽然他只有14岁,和其他学生相比,他似乎是个孩子,但他很冷静,根本没有怯场(《宋史晏殊传》“与千余名进士并试朝中,但他看起来并不威慑,帮助他建立”)。当然,这和他深厚的文学功底有很大关系。当皇帝宋真宗出了一道试题时,小晏殊发现这道倒试题非常熟悉。想了想,原来这道题之前已经考过了(只有皇帝在殿试的时候亲自出了试题,之前负责考试的大臣应该出了试题)。小晏殊站出来说:“皇帝,这道题之前考过了,换个题吧。”。
[img]533747[/img]
宋真宗对这个年轻人的诚实非常满意,所以他改变了一个问题。晏殊努力写作,第一次交卷。宋真宗非常欣赏晏殊的试卷,晏殊理所当然是金榜的题目。从此,晏殊的名声轰动朝野,赢得了宋真宗的赏识。
晏殊为官廉洁,先后作为礼部、刑部、兵部的尚书。他推荐人才,大胆支持人才,敢于直言不讳地提出建议,恪尽职守。他始终坚持廉洁正直的官方理念,过着简单的生活,注重修身养性。他一生都在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典范,为北宋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14岁的晏殊参加了考试,皇帝自己也考不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