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姬姓,名宫,周宣王姬静之子,母姜后,齐国国君之女。公元前782年至公元前771年,在位11年,西周第十二任君主。
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去世,姬宫继位为周幽王。公元前771年,犬荣攻入西周都城镐京,杀死姬宫,西周灭亡。姬宫死后,他的头衔是幽王。诸侯共同支持他的儿子姬义臼继位。他是周平王,历史上被称为东周。
据《搜神记》报道,姬宫涅出生于周宣王33年(公元前795年),这可能是基于《竹书纪年》。周宣王在位时,将姬宫立为王子。
周宣王46年(公元前782年)去世,姬宫继位为周幽王。幽王继位后,立妃子为王后,申后生下的儿子姬宜臼为王太子。
[img]533571[/img]
周幽王两年(公元前780年)发生多起严重自然灾害,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Xi安)发生地震,震动泾、渭、洛三条河流。同年,泾、渭、洛三条河枯竭,岐山崩塌。
后来,周幽王任命他的叔叔郑桓公为周王室的司徒,负责全国土地和户籍。
周幽王贪婪腐败,不问政治事务。他任命郭石父为清士,负责政治事务。郭石父奸诈聪明,善于奉承,贪图财利,但周幽王非常重用他,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
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周幽王废除了自己的立臣,废除了女王申后和王子姬宜臼,立宠妃称赞为女王,并称赞生下的儿子姬伯服为王子,伤害了原王子姬宜臼,导致沈后的父亲沈侯大为愤怒。
11年(公元前771年),沈侯与西夷犬戎一起攻打周幽王,在历山下杀死周幽王,在西周灭亡。
周幽王死后,诸侯与沈侯共同拥立前太子姬宜臼继位,为周平王,史称东周。
周幽王沉迷于葡萄酒,忽视了国家事务。在他统治期间,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导致政治不稳定。此外,他贪婪腐败,重用奸臣郭石父,主持政治,加剧对人民的剥削,激起人民的怨恨,最终导致西周灭亡。
三川地震: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西周镐京及附近的泾渭洛三条河流发生震动。医生伯阳甫(伯阳父)说:“周朝就要灭亡了。天地间阴阳二气,不能失规律,如果失规律,人就会扰乱它。阳气伏在地下不能出来,阴气压迫阳气不能上升,所以会发生地震。现在泾、渭、洛三河地区都发生了地震,因为阳气失去了应有的位置,被阴气压制。阴气下的阳气失序,河流的源头一定要堵塞,源头要堵塞,国家一定要灭亡。水土气通而湿润,便能为人民生产东西。土地没有水源,人民缺乏日常财产,国家不灭亡,等到什么时候!过去,伊水、洛水枯竭,夏朝灭亡,黄河枯竭,商朝灭亡。如今,周朝的德行也像夏、商二朝的末代,河流的源头再次被阻塞,源头的阻塞一定会枯竭。国家的建立必须依靠山川、山体崩塌、四川枯竭,这是亡国的象征。山体坍塌肯定会导致四川枯竭。若国要灭亡,不超过十年。,十是天数的轮回。上帝要抛弃的国家不会超过十个期限。同年,泾、渭、洛三条河流枯竭,岐山崩塌。周幽王11年(公元前771年),河枯山崩发生仅10年,周幽王被犬戎杀害,西周灭亡。
[img]533572[/img]
宠物赞:夏末,有两条神龙,停在夏帝的朝廷前,说:“我们是褒国的两位先王。夏帝占卜,或杀龙,或赶走龙,或留下龙,都是不吉利的。夏帝又占卜了,要求把龙的唾沫藏起来才吉利。于是展示了玉丝,用简单的策略写了一篇文章,告诉神龙,龙离开后留下了唾沫,夏帝用盒子把唾沫装起来,去掉了地上的唾沫痕迹。夏朝灭亡,这个盒子传到商朝。商朝灭亡,这个盒子又传到周朝。三个朝代之后,没有人敢打开它。到周厉王末年,打开观看。唾沫流入宫殿,无法去除。周丽王命令女子赤着身子大声喊叫,唾沫变成黑蜥蜴,跑到周丽王的后宫。后宫有个侍女,刚七八岁,遇见了她。
周宣王时,侍女成年后就怀孕了,没有丈夫却生了孩子,她很害怕,就把孩子抛弃了。
一个小女孩曾经唱过一首歌:“桑木做的弓啊,簸箕做的箭袋,是要灭亡周国的。当时,周宣王听到这首歌,正好有一对夫妇卖桑弓箕箭袋,于是周宣王派人抓住并杀了他们。在逃跑的路上,夫妻俩遇到了侍女丢弃在路边的怪女孩,晚上哭了,可怜她,便收养了她。夫妻俩逃到褒国。后来,褒国人有罪,于是请求献上侍女丢弃的怪女孩,为周幽王赎罪。这个女人是赞美,因为她来自褒国,所以称赞赞美。
得到表扬后,周幽王非常宠爱她。后来,表扬为周幽王生下了儿子姬伯服。表扬生下儿子姬伯服后,周幽王更加宠爱她。最后,周幽王废除了女王的申后和王子姬宜臼(申后所生,即周平王),而表扬是女王,姬伯服是王子。太史伯阳认为灾难已经形成,没有人能改变,因为周幽王太喜欢表扬了。西周将灭亡。最后,西周真的灭亡了。
根据《史记》记载,赞赞不爱笑,周幽王想出了各种办法让她笑,但赞赞从来没有笑过。周幽王设置烽火台和大鼓,敌人来了就点燃烽火召集援兵。有一次,周幽王点燃烽火,诸侯率兵赶来。诸侯到后,却发现没有敌人,恭维看到诸侯惊慌失措,果然哈哈大笑。因此,周幽王非常高兴,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不再相信,渐渐地拒绝应召而来。
[img]533573[/img]
周幽王11年(公元前771年),申国与西夷犬戎共同攻打周幽王。周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救援,但诸侯没有前来救援。犬戎最终在历山下杀死了周幽王,俘虏们称赞他,并在西周灭亡。
据《吕氏春秋》记载,周幽王不是点燃烽火,而是打鼓。当时,西周建都位于丰、镐二京,靠近军人。周幽王和诸侯同意,在大路上修建一座高大的土堡,上面设置了一个大鼓,让远近都能听到鼓声。若军兵入侵,则由近及远击鼓传告,诸侯的军队将来救天子。军人曾经入侵,周幽王打鼓,诸侯军队如约而至。他们很高兴看到周幽王的做法。周幽王想看到赞美的笑容,所以他们反复打鼓。诸侯军队多次到达,但没有敌兵。后来,军队真的入侵了,周幽王击鼓,但诸侯的军队不再到来,周幽王被杀在历山下。
争议:2012年,北京清华大学整理获赠的战国竹简(清华简)时,发现竹简的故事偏离了“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清华简记载,周幽王主动攻击原申后外国申国,沈侯联系军人,打败周幽王,西周灭亡。清华简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史学界曾质疑“烽火戏诸侯”,认为《史记》只是“小说家的话”。清华简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这一质疑,从而部分推翻了《史记》的记载。史学界可以得出结论,西周灭亡不是“烽火戏诸侯”,故事甚至不存在。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真的存在吗?周朝是因为这个灭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