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战国时期各国的兵力是多少? 秦国的兵力是多少?

不知道:战国兵力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img]530531[/img]

古诗曾云:“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而在我国历史上,“秦皇汉武”似乎一直是皇帝的楷模。毕竟,公元前221年,嬴政能统一天下,开创秦帝国,这样的才华大概是普通人无法比拟的。然而,似乎战国时期的齐、楚、燕、赵、韩、魏都不是软柿子。战国时期各国的兵力如何?其实看战国时期各国的兵力就明白了:难怪秦国能统一。

据《史记》和《战国策》记载,秦楚巅峰时期有100万甲,而韩、赵、魏、齐则最多有几十万甲。这些数据基本上来自历史资料,可信度相对较高,但这些数据只是满计划的理想数字。就整个春秋战国时期而言,两个国家互相掐的时候,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派出过这么多人。当然,一定有很多原因。例如,历史记录中的数字可能被夸大了。此外,每个国家都必须出兵打仗,留住家乡的人。因此,能够战斗的人数往往少于总兵力是正常的。

[img]530532[/img]

事实上,从战国时期的几场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国家都可以派出军队。秦赵在公元前262-260年在长平展开战争。当时赵派出了45万精兵,秦派出了40万人。而且,赵惨败后,国家仍有10万士兵守卫着家乡,这说明即使在战国后期,赵也至少有50万兵力可用。燕国原本是七国中最弱的人,但他们也打过大规模战役。公元前251年,燕曾派60万兵偷袭赵。看起来燕子好像是这么回事。

韩国似乎是战国时期最不存在的国家。几百年来,他们没有形成一个像样的将军,基本上也没有单独打过任何大规模的战争。而且魏在吴起、庞涓用兵时代的军事实力很强,但他们也没有单独整理大型战役,即使后来偷符救赵也只带了10万人出发。根据战国策等史料,韩、魏能出动的兵力约为30万。似乎有点不情愿地指望他们独自对抗秦国。

[img]530533[/img]

楚是战国地盘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我记得他们曾经在巅峰时期拥有世界一半的领土,被称为“带甲百万”。然而,就《史记》等文献而言,楚从未在任何一场战役中派出100万人打仗。但在公元前223年,老王坚一直坚持要60万人才能伐楚,后来嬴政也这么做了。由此可见,即使楚国混到最后也让秦不敢小看,所以看楚巅峰时期的100万兵并不夸张。但秦真的派出了60兵攻楚,再加上他们还要有看守家乡的人,秦总兵力也有100万的可能。

从总兵力100万的角度来看,只有楚能与秦抗衡;而从60万人的出动人数来看,似乎只有燕可与秦匹敌。但这些只是账面实力,数字是死的,战争依赖于战斗士兵和战略将军。燕60万兵让10多万人追打就说明了这个道理。秦兵就不一样了。他们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武器精良,战斗力强。此外,在王坚、白起等战神的指挥下,以及秦朝改革后军事成就奖励的先进制度,秦具有绝对优势。秦能统一也就不足为奇了。


战国时期各国的兵力是多少? 秦国的兵力是多少?战国时期各国的兵力是多少? 秦国的兵力是多少?

,,,,,,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孔子后代 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孔家后人的生活状况被揭露
  • 孔子后代:孔子,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成就。它在世时被...

  • 春秋五霸都有谁?为何会形成春秋五霸的局面
  •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都知道群国纷争,最后秦国统一。周天子势力逐渐的衰弱,让各地的诸侯实力大增,那么当然每一个人都想当老...

  • 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是儒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孟子是孔...

  • 解密:先秦墨家墨子到底是如何游说各国政要的?
  • 墨子是先秦王子中罕见的农民思想家。他深刻的理论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也体现在逻辑哲学上。他的话往往从小到大,甚至是类比...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