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蜀汉将军罗宪宁愿投降魏国也不愿投降东吴?

三国末期,诸葛亮死于五丈原后,蜀汉的优势逐渐消失。姜维和“蜀汉四相”接手后,蜀国凭借地理优势养生养息十多年。蜀国名将从关羽和张飞开始,最后一个是罗宪,字令则。说到罗宪,也许大多数只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不会认识这个人。同样,罗贯中写了近1000个角色,但他仍然没有提到这个人。与他有关的黄浩、阎宇、胡烈都说过,但他没有提到他。

十三岁时,罗宪可以写文章,师从乔周,被称为子贡。早年,他担任王子,读了很多经文。后来,黄皓掌权。罗宪因不愿与黄皓合流,被指责为巴东太守。作为阎宇的副将军,他守卫永安。后来,曹魏发动了一场灭蜀之战。汉中失守后,刘禅迅速调驻永安的阎宇率领部队增援成都。阎宇带走了主力军,留给罗宪数千人防守永安,以备东吴偷袭。这时,罗宪手里只有几千人。但令人惊讶的是,阎宇的援军刚到半路,邓艾就在绵竹杀了诸葛瞻,惊慌失措的刘禅选择了投降。消息传到永安时,长江沿岸防区长史等官员纷纷弃城出逃,城内更是人心恐慌,许多当地豪族引发骚乱。罗宪迅速做出决定,斩杀了以此为首的作乱者,这使得永安城的人民安定下来。

[img]523017[/img]

公元263年,邓艾偷袭阴平,诸葛瞻大败。吴国没有及时发兵救援,后来邓艾兵临成都,刘禅不战而降,蜀国灭亡。此时,蜀国的永安(白帝城)还没有落入魏国手中,吴国派盛曼,打着救援的旗号,前往永安劝降,也许条件很好。但没想到永安太守罗宪不但没有投降,反而向魏国上交了投降表。吴国皇帝孙休怒不可遏,派陆抗和步协领10万大军围攻永安城。罗宪拼命抵抗,整整两年,城里粮尽,瘟疫盛行,到处都是伤兵。但在魏国解除围攻之前,他一直坚持下去。那罗宪为什么不向东吴投降呢?不是说要连吴抗曹吗?为什么要向灭亡的国家投降?

[img]523018[/img]

当成都坠落的消息传到永安时,永安立即炸开了锅。城里的人发生了骚乱,许多官员甚至放弃了城市逃跑。罗宪杀死了一个人,以稳定城市的情况。此时,罗宪并没有陷入城市的混乱和国家的灭亡。罗宪继续等待消息,直到邓艾和钟会死于混乱的士兵,罗宪才下定决心投降曹魏。

原来,魏国攻打蜀国时,前盟友东吴自然不能闲着。当然,他们并不想计划拯救蜀汉,而是想从这场战争中获得一些好处。吴国得到刘禅出城投降的确切消息后,派大将盛曼率领大军临白帝城。尽管据史料记载。吴国的举动是“援助蜀国”,但实际上他想趁火抢劫白帝城。面对这种腹背受敌的情况,罗宪拒绝了盛曼的救援请求,并对吴国使者说:“我们蜀国和吴国原本是唇齿之邦,但现在蜀国已经灭亡。吴国不仅没有表现出拯救蜀国的诚意,还带领军队染指本不属于吴国的领土,真的很让人心寒。我宁愿投降魏国,也不愿成为吴国的囚犯。于是罗宪写信给司马昭,表达了归顺的诚意。


为什么蜀汉将军罗宪宁愿投降魏国也不愿投降东吴?为什么蜀汉将军罗宪宁愿投降魏国也不愿投降东吴?

,,,,,

  • 英雄:曹操说刘备是英雄的意图是什么?
  • 曹操和刘备谈论英雄,刘备的行为,他为什么害怕,上次已经解释了。那么,曹操的行为呢?他为什么要找刘备来谈论英雄呢?一般...

  • 秦朗作为曹操的继子,曾经破坏了鲜卑十万的铁骑权
  • 在《三国演义》第102回中,出现了一个名叫秦朗的人物。在小说中,他称这个人为魏国的前将军,并带领军队与司马懿一起与诸葛亮...

  • 解密:为什么三国著名谋士徐舒进曹营一言不发?
  •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 英雄招聘人才,志士选择明主,这有点像现在一些单位的双向选择。 好处是打破铁饭碗,有前途。显然,徐...

  • 蜀汉能臣廖立:因批评刘备的战略决策而被免职
  • 蜀国官员批评关羽免职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蜀国有廖化,所谓“蜀国没有将军,廖化是先锋”。事实上,蜀国还有一个姓廖...

  • 蒋琬简介 蜀汉治理政治事务的最高负责人蒋琏生平
  • 蒋琬(?—246年),汉族,零陵湘乡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当刘备第一次进入蜀国时,他被任命为广都长。后来,不理政事激怒...

  • 三国唯一的战神父子:孙坚和孙策驰骋江东
  • 乱世三国时期,英勇的战神很多,但战神有多短命,吕布死了。关羽、张飞等人虽然有后代,但后代与前辈的武力值相比打折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