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揭秘:为什么高僧鸠摩罗两次被迫破戒?

他是鸠摩罗什,他是西域国家的瑰宝,他是中国佛教八宗的祖先,他是最接近佛陀的智者。

01随母游学

半岁会说话,三岁会读书,五岁会读书,七岁与母亲出家,游学天竺诸国,参观名师大德,博通大乘小乘,位列四大翻译大师之首。

这样的鸠摩罗什,让人望尘莫及。

一直以来,一个预言跟随了他的一生。那是在鸠摩罗什从龟兹回到印度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个三果罗汉,他预言:

鸠摩罗什到35岁不破戒,必有惊天动地的行为,能把佛法传遍世界,度化无数人。否则只能当普通法师。

这一预言笼罩了鸠摩罗什的一生,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

他成为西域大乘佛教的领袖。他踩着西域国王的脊背走上讲台。过去,人们竞相传诵智者的思想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他严格遵守戒律,成为西域国家眼中的宝藏。

[img]522620[/img]

02无奈破戒

皇帝傅坚想得到这位“神僧”,派出手下勇敢的将军吕光,7万铁骑横扫西域36国。

那一年,鸠摩罗什35岁,是预言的最后一年。

吕光俘虏了鸠摩罗什,但他不相信佛教。他认为鸠摩罗什除了英俊之外并不特别。

他折磨了人们眼中的“神僧”。他强迫鸠摩罗什嫁给龟兹公主。罗什不服从。吕光用烈酒喝醉了鸠摩罗什,把他和公主关在一起,让他破戒。

最后,鸠摩罗什娶了龟兹国的公主,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破戒。

03扣留凉州

傅坚没能等到鸠摩罗什被带回长安,他的政权就崩溃了。

吕光手握重兵,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在去凉州定都的路上,鸠摩罗什不顾前嫌,提醒吕光有洪水要发生。

吕光不信。

当晚洪水爆发,数千生物被洪水卷走。

吕光害怕这件事。于是他把鸠摩罗什拘留在凉州17年。

也许,这是命运的最佳安排,在过去的17年里,鸠摩罗什学习了中国语言,了解了中国文化,中国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04率众译经

17年后,后秦姚兴皇帝的军队突破凉州,瓦解了吕光的政权。

姚兴早就听说了鸠摩罗什的名字,欢迎鸠摩罗什到长安,拜为国师。

史书记载:今年,通往长安的官道上,到处都是年轻的僧侣和学者。

鸠摩罗什带领5000名僧侣在草堂寺翻译佛经。

他们日夜不停地翻译《金刚经》和《维摩盘经》..

就连姚兴也害怕鸠摩罗什在中国的声誉。

05二次破戒

出现了一个险恶用心的计策。

姚兴找到了鸠摩罗什,说:大师这么奇才圣种,一定要保留下来。

鸠摩罗什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从来没有做过。

姚兴强迫鸠摩罗什:如果不留圣种,就不允许继续翻译经文。姚兴不让他住在僧舍里。

鸠摩罗什把余生寄托在译经上,不得不答应结婚生子。

又一次,鸠摩罗什破戒了。

06吞针自证

西域高僧竟然娶妻生子。

流言蜚语不胫而走,许多僧侣开始轻轻地鸠摩罗什,并想模仿。

一天,鸠摩罗什上座讲经。

他拿出一碗铁针,当众吞下。告诉他们:如果你能做到的话,尽量向我学习。否则,他们将停止练习。

这是鸠摩罗什第一次在东土显露神通。

鸠摩罗什曾说过:身如污泥,心向莲花。

这是鸠摩罗什对“戒”的新理解,这个破“戒”已经不是“破戒”了。

07大师圆寂

鸠摩罗什知道,是时候离开了。

他对弟子们说:如果我这辈子传的佛法是正确的,我的身体焚化后,我的舌头就不会腐烂。

果然,鸠摩罗什的舌头变成了舍利,现在供奉在甘肃武威的鸠摩罗什寺,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位三藏法师。

何为戒?

三果罗汉的预言是戒烟。

何为戒?

鸠摩罗什的“身如污泥,心向莲花”,就是戒掉。

何为戒?

仰山禅师的“滔滔不守戒,唐唐不坐禅”就是戒。

虽然一生两次破戒,

鸠摩罗什仍然是最接近佛陀的智者。


揭秘:为什么高僧鸠摩罗两次被迫破戒?揭秘:为什么高僧鸠摩罗两次被迫破戒?

,,,,,,

  • 揭秘:东晋宰相谢安和飞水之战不得不讲故事
  • 谢安:谢安在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表演了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东晋8万士兵一举击败前秦80多万军队,不仅让国...

  • 司马德宗究竟是不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
  • 关于司马德宗的生理状态,各种史籍的记载如出一辙。《晋书·安帝纪》称“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

  • 楚蒜子,东晋奇女子:六位皇帝一生三次垂幕听政治
  • 东晋历史上有一个传奇女人。她天生丽质,优雅,但命运总是和她开残酷的玩笑。自从她成为女王以来,她一生中经历了六位皇帝...

  • 王羲之是怎么死的?书法家王羲之累死了吗?
  • 王羲之(303-361年,一作321-379年),字义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心研...

  • 前梁太祖张轨:因永嘉之乱被迫割据独立名臣
  • 张轨(255-314年),字士彦,雍州安定县乌氏县(今甘肃省平凉市西北)人。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七世孙。以儒学著称的张轨家世孝廉...

  • 东晋名臣温桥:平乱不久就去世的人,像丧亲一样哭泣
  • 当建康城被收复时,叛军们忙着逃跑。在恐慌中,没有人能照顾到一个孩子,那就是9岁的皇帝司马衍。义军冲进城市后,他们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