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高僧鸠摩罗什是十六国时期著名的佛教翻译家、汉语言学家、哲学家、音律学家、星象学家。
祖籍天竺(今印度)出生于龟兹国(新疆库车),家庭背景显赫。从小才华横溢,博闻强记,精通梵语、汉语等多种语言。
鸠摩罗什半岁可以说话,三岁可以读书,五岁可以读书,七岁可以和妈妈一起出家修行。在天竺各国游学,参观名师,佛教造诣极高。
鸠摩罗什后来从事佛经翻译,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翻译家,在中原享有盛誉。如果他没有破戒,他很可能会成为佛陀的第二名。
前秦、后秦、后凉等国为争夺高僧鸠摩罗什而发动了两次战争。
东晋太元六年(382年),前秦昭宣帝傅坚派将军吕光攻打雁栖(新疆塔里木盆地),然后摧毁龟兹,邀请鸠摩罗什到凉州(似乎劫掠更准确)。
东晋太元八年(384年),吕光割据凉州,自称将军、凉州牧。太元九年(385年),姚昌杀了傅坚,前秦灭亡。
吕光改元太安,次年(386年)改元龙飞,建立大凉国,史称后凉,三年后自称“三河王”。
吕光成立后不久,就招募了一位熟练的工匠,在凉州修建了鸠摩罗什寺,并安置了鸠摩罗什大师。大师在寺庙里“弘法演教”,翻译了佛教经典。
秦弘三年后(401年),皇帝姚兴派硕德率军征求后凉,劫持鸠摩罗什大师到长安。为了给大师一个修行的好地方,姚兴在圭峰山下千亩竹林中心修建了一座草堂寺。
[img]522624[/img]
当时从事佛经翻译的团队庞大,鸠摩罗什带领800多名著名僧侣合作翻译佛经。远近有3000多名僧侣前来学习,时有“三千弟子翻经”的说法。
《出三藏集》、《高僧传》等史料记载:鸠摩罗什曾两次被迫破戒。
前秦建元二十年(公元384年),将军吕光攻破龟兹时,发现鸠摩罗什很年轻,也很帅。
“是凡人戏之,强妻以龟兹王女,什么都拒绝。”-强迫高僧娶表妹龟兹公主,大师严词拒绝。
吕光没有放弃,就喝醉了鸠摩罗什,和龟兹公主一起被关进了一间密室。三十六岁的大师酒后经不起女人的诱惑,第一次破戒。
吕光意犹未尽,还故意让鸠摩罗什骑烈马,想看着他摔倒在地,大师忍辱负重,毫无怨言。
后来吕光觉得没意思,就放弃了对大师的折腾。大师再次冷静下来,专心学习汉语,为今后弘扬佛教做准备。
鸠摩罗什第二次破戒是在长安。后秦皇帝姚兴崇拜鸠摩罗什为国师。他认为大师是圣人,圣人必须留下“圣种”,所以他强迫鸠摩罗什结婚生子。
姚兴对大师说:“大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如果他是后人,他怎么能让法种没有孩子呢?”于是“十个妓女被迫接受。”并安排大师住在其他房子里。
姚兴的愿望实现了,大师“一恋而生二子”。听到鸠摩罗什的恋情,许多高僧也春心萌动,跃跃欲试。
鸠摩罗什大师拿出一碗银针说:“你们谁能把这些银针都吞进肚子里,我就同意你们娶妻纳妾,否则就不要向我学习了。”
僧侣们面面相觑。谁有这种能力?转过头来,鸠摩罗什大师漫不经心,一个个吞下银针,然后在脚底板上一个个拿出来。僧侣们很惊讶。从那以后,没有人谈论娶妻和娶妾。
鸠摩罗什被各朝皇帝争夺的高僧最终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