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郑国渠是韩国疲秦的计划 这个项目发挥了什么作用?

郑国渠的建设原本是韩国派“间谍”郑国进行的“疲秦自保”、阴谋“多活几年”。结果适得其反,阴谋变成了阳谋。这个巨大的灌溉渠项目在秦朝灭韩甚至其他五国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战国末年,东周列国走向统一的趋势已经形成,国力雄厚的秦国正在实施这一宏伟计划。韩国将是范菊“远近攻”战略的第一个受害者。

[img]523153[/img]

在上党之战等一系列惨败战役之后,即位27年的韩桓惠王看着韩国的大量城市被秦国一个个收入。看着风雨飘摇的韩国,他很担心。当他绝望时,他想到了一个转移秦国能量的“洞察力”。他让水利工程师郑国游说秦国,诱导秦国投资人力、物力、财力挖渠。

[img]523154[/img]

公元前246年是秦始皇继位的第一年。秦相吕不韦任命郑国为修渠总工程师,动员数千万劳动人民开始建设世界级大工程。从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开始,农民工挖掘出一条引泾水东注洛水
300 余里的大渠道。

当项目正在进行时,秦朝廷意识到有问题。经调查,原来是秦国疲惫的计划,是韩桓惠王给秦国的一套。秦朝的宗室和大臣们玩秦王嬴政,不得不点击韩国的郑国。

[img]523155[/img]

郑国是个间谍,是个专家。他是韩国一流的水利专家。他自信地向秦王解释说:一开始,我是韩国派来的间谍,但这条运河已经建成了。韩国只活了两年,但秦国可以沃野千里,统一世界,建设世界(汉书·沟同志)。

嬴政非常同意郑国,这是事实。郑国修渠确实有利于国家、人民和人民。他被释放,让官员(修渠官员)照做,花钱,修渠。十年后,秦王感受到了自己的成就,于是命名为郑国渠。郑国渠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那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呢?

一是郑国渠对秦国的具体作用。

郑国渠将清峪河、蚀峪河等水引入运河,巧妙地连接了泾河和洛水。让经过的河流汇聚郑国渠。这样,关中平原就形成了一个像蜘蛛网一样密集的灌溉系统,灌溉了4万多公顷的农田。从那时起,关中就没有旱田了,连河下游的贫瘠土地都变成了肥沃的土地。

[img]523156[/img]

因此,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为“郑国渠”和“史记·河渠书”)。

郑国渠为秦国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关中成为天下粮仓,被称为“天府之国”、“八百里秦川”。秦国变得更加强大,为下一步灭六国提供了有力保障。郑国渠建成6年后,秦国灭韩,15年后,六国全部灭韩,秦统一世界。

第二,郑国渠也是利韩。

郑国渠本来就是想拖垮秦国,让秦国要么修阑尾渠,要么挥霍秦国修穷。郑国渠宽度在15-25米之间,深度在10米之间。此外,北方天气寒冷,土地干燥坚硬,在山间挖掘。此外,路上需要建设水利工程设施等。光开挖的土方量是不可估量的。所有天然人力挖沟、挖山、凿石、分流拦截水流、建坝、提高水位。。。建设难度和工程量不亚于长城,建设人员多达数十万。关键是郑国修渠动机不纯,浪费很多。然而,间谍事件发生后,郑国修渠精打细算。尽管如此,秦国还是花费了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完全没有时间,无法照顾韩国,为韩国延长了十多年的生命。

[img]523157[/img]

三、郑国渠对秦国人民的作用。

国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郑国灌溉了万顷良田,将盐碱地变成了沃土,这是农田灌溉技术的一大创举。

与此同时,秦国从战争变成了生产。秦国在没有财力和精力的情况下,无法发动战争,稳定了人民的生产,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条件。避免战争,妻子和孩子分开,死在战场上。

[img]523158[/img]

郑国渠对后世特别是今天的作用。

郑国渠是第一个引进泾灌溉的人。当时,这项工程的成就有利于千秋,泽被子孙后代,对子孙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

秦朝以后,历代修渠者借鉴或完善,修建了郑国渠的各种升级版。这里完善的水利设施包括汉代白运河、唐代三白运河、宋代丰利运河、元代皇家历史运河、明代广汇运河、通济运河、清代龙洞运河等。

即便是现代,郑国渠也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遗址,同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国时期,泾惠渠在其遗址上再次建成。

那是中华民国18年(1929年),陕西关中这个富裕的地方,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这一事件影响了80个县,严重拖欠了几年,到处都是饥饿。

燃眉之急,我该怎么办?著名水利专家李仪智先生临危受命,决心效法郑国、白公,振兴关中水利,救父老乡亲倒挂。他决定引泾救灾,组建专家团队,建设利国利民的泾惠渠。

泾惠渠于1930年12月破土开工,数千名农民工在这里辛勤工作,汗流浃背,花了两年时间才完工。该运河可以以16立方米/秒的引水速度灌溉60万亩田地。

[img]523159[/img]

郑国渠帮助韩国、秦国和后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


郑国渠是韩国疲秦的计划 这个项目发挥了什么作用?郑国渠是韩国疲秦的计划 这个项目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

,,,,,,

  • 为什么秦始皇要多次巡逻?他的目的是什么?
  •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短短11年,秦始皇就曾五次出游。有人说秦始皇如此频繁的巡逻完全是为...

  • 秦孝公为什么大力支持商鞅变法?最终结果如何
  • 秦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不仅秦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出现了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帝王——秦始...

  • 秦宣太后芈八子简介 秦王妃米八子的生活
  • 导读:宣太后(?-前265年),米姓,或秦宣太后,出身楚国,是秦国侯魏冉的异父姐,后来是秦惠文王妃,生了秦昭襄王。起初,宣...

  • 秦武王嬴荡究竟有多勇猛?秦武王的弱点是什么
  •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以后,秦武王便继承了皇位,年轻时期的秦武王其实还是一个潜力股。他在历史上的评价不是特别高,在...

  • 秦将甘茂简介 秦国名将甘茂在战国中期是怎么死的?
  • 甘茂,姬姓,甘氏,名茂。中国战国时期,楚国下蔡邑(今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人。战国中期,秦国著名将领在下蔡监门的史举中学...

  • 秦国名将蒙田:第一个彻底打败游牧民族的将军
  • 蒙田,战国末秦初秦国著名将领,祖籍齐国(今山东省蒙阴县)。他出生在一个世代著名将军的家里。他的祖父蒙叛和父亲蒙武都是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