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述故事,
王述,字怀祖,太原晋阳人,出生于太安二年(303年),父亲王成曾任东海太守,年轻时丧父,继承了父亲的蓝田侯爵位,故世称“王蓝田”。
王述三十岁时并不出名,人们认为他天生愚蠢。
司徒王导以同族为由,任命王述为中兵属官。
咸和九年(334年),王述被琅琊王司马岳召为功曹,近日担任万陵县长。后来,他担任了长史、临海太守、建威将军、会稽内史、扬州都督、尚书令等官职。
虽然王述在当官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一开始并不是一个清官,这可能是因为他年轻时失去了父亲,家庭贫困,贪图金钱的原因。
王述担任万陵县长时,收受了许多人的贿赂,为家人买了家具。
经核实,州司很快被举报,发现他接受了多达1300份礼物。
王导派人教训他:你父亲是个很有名的人,何必担心工资不足?你在一个小县城工作,这样做太不合理了!
王述理直气壮地说:我满足了,自然会拒绝接受礼物!
据此,时人认为王述这个人不够豁达。
王述升任州县长官后,确实变得不一样了,“清洁绝伦”,非常清廉,得到的大部分工资都分给了亲戚朋友。
而且他住的老房子也没有翻新,大部分都是用旧家具,此时终于赢得了时人的赞誉。
王述脾气不好,人缘也很差,性急得罪了很多人。
大书法家王羲之不喜欢王述,鄙视他。
王述母亲去世时,服丧期间,朝廷以王羲之临时代理会稽内史。
[img]523612[/img]
王羲之上任后,几次说没有行动去王述家吊唁。有一次,当他到达王述家门口时,王述出去迎接他,但王羲之白白扬长而去。从那以后,他们抱怨了。
丧葬期满,王述服升任扬州刺史,开始报复王羲之,鼓励他人举报王羲之任期存在的各种问题,最终迫使王羲之辞去官职。
当宰相王导演讲话时,他受到了许多大臣的赞扬。当人们争相讨好时,王述奇怪地说:“宰相不是尧舜。他怎么能把一切都做好呢?”
王导发作不好,还得假装夸王述,并推荐他当官,以显示自己的豁达大方。
王述的儿子王坦之曾任将军桓温帐下的长史,桓温想和王坦之结婚,打算让儿子娶王坦之的女儿。
王述非常喜欢王坦之,儿子都娶了妻子生了孩子,有时还抱在膝盖上。
王坦之回家告诉父亲桓温求婚的事。
王述大怒说:你四不四撒?怎样才能桓温的脸,把女儿嫁给他?
于是王坦委婉地拒绝了这个亲事。
[img]523613[/img]
桓温有自知之明,他自嘲说:这是你爸爸不同意的!
桓温后来建议朝廷迁都洛阳,朝廷“害怕”,只有王述争论,使桓温胁迫朝廷的阴谋失败。
王述性情急躁,“但性急为累”。
《世说新语》记载:有一次在家吃鸡蛋,用筷子夹不上来,就去“用筷子刺”,但还是拿不上来,“生气”,把鸡蛋扔在地上,鸡蛋在地上“圆”,依稀嘲笑老王。
王述气急败坏,用木屐踩鸡蛋,鸡蛋仿佛有灵性,躲在木屐齿的缝隙里。
王述更生气了,把鸡蛋拿出来,放进嘴里玩命地咀嚼,咀嚼也不咽下去,都吐在地上发泄愤怒。
王述天生没有官瘾。他在任职期间多次要求辞职。在他担任会稽内史后不久,朝廷将他提拔为中国书记监督管理局,但王述拒绝接受,多年没有就职。
太和二年(367年),年近七旬的王述再次要求辞去官职,朝廷未经批准,次年病逝,年满六十六岁。
东晋最暴躁的官员,竟然和一个鸡蛋杠上了一个鸡蛋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