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唐朝的审美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唐代“以肥胖为美”的说法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的文化常识。但史书上从未说过。人们认为唐代“以肥胖为美”主要是基于杨贵妃的姿态和唐代的仕女画,以及后人的文学作品。
但是历史真的经不起仔细阅读,后人的说法似乎没有说服力。要想知道唐朝是“以肥胖为美”,还是要看唐朝的作品。
@ 让我们来看看唐代的诗歌。唐朝是一个诗歌的国家。当我们提到诗歌时,我们会立即想到唐诗。可以看出,唐诗是唐人最受欢迎的写作方式。通过阅读唐诗,我们发现诗人仍然喜欢苗条的女人。
[img]520609[/img]
我们最熟悉的是白居易。白居易非常浪漫。从刑部侍郎的位置出发后,他在洛阳建了一栋别墅来照顾自己的生活。他在《池头》中说:
“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池,有竹千竿。有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中间有老人,白胡子飘着。”
诗人浪漫,美丽是不可或缺的。白居易有两个小妾,一首好歌叫樊素;另一个擅长跳舞的人叫小蛮。唐孟璋的《技巧诗·事感》记载:
“白尚书(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姬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们经常用“小蛮腰”来形容一个女人苗条的身材和纤细的腰围。但别忘了,“小蛮”是唐代人。她的腰像柳树一样纤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白居易才喜欢她。如果白居易喜欢一个丰满的女人,她就不会这样写了。
[img]520610[/img]
@ 让我们再来看看贯休的诗,他在《白雪歌》中写道:“鼎佩金章,眼泪看风枝。但是,作为一个屠沽儿,他想吃藜藿。负米没有远近,所希升斗归。为人无贵贱,不学鸡狗肥。不要忘记斯言如,不要更加无光辉。斯言如或忘,即安用人为。“为人无贵贱,莫学鸡狗肥”就是强调,无论是高贵的身体,还是卑贱的身体,都不应该像鸡狗一样只吃喝,养成肥胖的身体。这也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唐人喜欢纤细的审美取向。
根据《次柳氏旧闻》,我们来看看其他记录。、《唐语林》等唐代文献记载,唐玄宗之子李亨,即后来的唐肃宗。当王子时,权相李林甫的诬陷,整天战战兢兢。他整天担心,一定要白发,杜绝一切音色娱乐,看起来很苦。唐玄宗看到儿子悲惨的生活后,也很难过。于是派高力士让京兆尹“选人间女子细长白人五人,将给王子”。当然,为王子选择美女是为了美女。如果当时真的是“以肥胖为美”,这五个女人显然不符合标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文献中特别强调“细长的白人”,光细不够,还要长。这意味着人们认为身材苗条、腰围纤细、皮肤白皙的女人才是美女。这与今天的审美标准非常接近。
[img]520611[/img]
所以,你可能会说,不,杨玉环是四大美女之一,她不是很胖吗?
事实上,文献中确实记载了杨贵妃肥胖的情况。比如《开元天宝遗事》说她“素有身体,到夏苦热”。但是杨贵妃再胖也不可能胖到哪里去,最多只是微胖,怎么知道呢?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篇文献,根据《杨太真外传》记载“微有肌也”是什么“肌”,“说文解字”说:“肌肉,肉也。唐诗中的“肌肉”多指皮肤,如杜甫《美人行》中的云“质地细腻,骨肉均匀”,杜牧《阿房宫赋》中的云“一肌一容”,李朝伟的《柳毅传》中的云“皮肤浸渍”。“微肌也”意味着有点皮肤,可见有点胖。
此外,我们知道杨贵妃经常要跳霓虹羽衣舞。如果她太胖,她无论如何都不能跳。至于她胖怕热,也是有原因的。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天晚上喝酒初消,肺热有多苦”。她有肺热的问题。她经常早上去花园吮吸露珠,滋润喉咙。此外,每年夏天,她嘴里都会有一条清凉的玉鱼。这些材料表明,杨贵妃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胖,只是有点胖,至于说她“胖怕热”是胡说八道,微胖基本上不会太热,体热是她自己体质的原因,我们不能习惯地把两者联系起来。
[img]520612[/img]
我们今天经常用一个成语,那就是“环肥燕瘦”。那它是怎么来的呢?经过专家考证,这种说法始于苏轼。他在《孙新老求墨妙亭诗》中写道:“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增!所以“环肥燕瘦”这个成语就流行起来了,这样两者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知道苏轼身材不高,很喜欢吃肉。肥胖是不可避免的。他以肥胖而闻名,因此多次被别人嘲笑。苏轼在这里突出“环肥燕瘦”,恐怕也是自己的肥胖,所以想把杨贵妃引为“同调”!但苏轼无论如何都没见过杨贵妃,所以他想象的成分更大。
李白见过杨贵妃本人,他还写诗描写了杨贵妃的美。比如《清平调三首》第二首写道:“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白断肠。谁得像借汉宫?可怜的飞燕依红装。赵飞燕的身材是历史上有名的,能跳“掌上舞”,可见是多么苗条。李白在这里把杨贵妃比作赵飞燕,如果杨贵妃真的很胖,李白把她比作赵飞燕有点不合适,但也有点讽刺。在这种情况下,杨贵妃为什么不生气呢?我们知道,李白写完诗后,杨贵妃还是很开心的。
[img]520613[/img]
@ 假如文字记载不可靠,我们不妨看看唐人的宫廷画和仕女画。以阎立本的《步战图》和周芳的《簪花仕女图》为例。在《战车图》中,有九位女士围着唐太宗前进,包括抬起、伞盖和风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宫女非常苗条,根本不肥胖。即使在周芳的《发夹仕女图》中,有些女性略显丰满,但这只是已婚贵族女性的优雅。此外,他们都是年轻女性,不再是28岁的女孩。退一万步说,这些女人虽然丰满,但体态还是很轻盈的。
我们也可以想象,我们常说“盛唐”此外,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很低,即使是繁荣的时代也无法与我们今天相比,今天仍然没有足够的食物,更不用说唐朝了?即使唐朝有“肥胖为美”的审美风格,也不常见,仅限于贵族,大多是已婚妇女,但不管她们有多胖,她们只是有点胖。至于普通人家的女人,能吃饱饭已经不错了,怎么能奢求丰满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步骤图》中的宫女形象和白居易作品中的《杨柳小蛮腰》中的小蛮如此纤细。他们都是社会底层的人,代表着普通人家女性的形象。
考试文献:《开元天宝遗事》《次柳氏旧闻》、《唐语林》
唐朝的审美究竟是什么样的? 所谓的“以肥胖为美”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