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看看后战国时期的文章。
三家分晋以来,历史进入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战争和吞并成为主题。这一时期持续了近250年,直到秦始皇摧毁六国,第一个帝国秦朝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秦朝只享受了15年。经过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帝国——汉朝。
[img]520124[/img]
然而,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近100年实际上应该是“后战国时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秦末战争起源于陈胜和吴光的大泽乡起义,他们吹响了反秦的号角。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农民起义,因为“失期当斩”,而不是土地合并造成的矛盾。从《史记》中也可以看出,陈胜应该是六国贵族的后裔。
从后来的发展来看,以楚怀王为首的六国贵族依然真正推翻了秦朝。也就是说,秦末的格局仍然是战国时期的延续。六国联军攻占咸阳后,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王。他把齐秦分为三部分,魏、赵、燕、韩两部分,用军功阶层压制六国贵族势力。显然,新旧贵族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爆发,这也是楚汉之战的起点。
[img]520125[/img]
经过四年的激战,刘邦终于击败了项羽,六国贵族势力在这场战争中逐一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汉朝建立后,又出现了一批军功卓著的贵族,如韩信、英布、彭越等,这就是汉初七大异姓诸侯王。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异姓王是通过战功换来的,而不是刘邦的赏赐。所以,他们与刘邦并非隶属关系,而是政治上的盟友,地位平等,显然,世界还没有大统一。
就土地和人口而言,七大诸侯王多于刘邦,这已成为汉朝的一大威胁。为了加强皇权,刘邦不得不向这些诸侯王开始。七年后,汉初异姓诸侯王纷纷倒下。尽管刘邦取得了胜利,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地方六国文化仍存在残留,这也是汉初将都城定为长安的原因之一。因此,刘邦妥协,分封刘氏诸侯王,与朝廷一起管理大汉江山。
[img]520126[/img]
因此,此时的汉朝有两种制度,一种是秦始皇实施的县制,另一种是先秦时期的分封制。显然,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还有很多隐患。汉景帝时期,同姓诸侯王的危机终于爆发,七国之乱发生,这对汉朝廷来说是一场“危机”。汉景帝解决了危险,抓住了清理诸侯王势力的机会,分封势力大大减弱,为汉武帝帝国制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在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如独尊儒家思想和推恩令,当地诸侯逐渐瓦解。许多人认为秦始皇摧毁了六个国家,中国从现在开始统治。事实上,事实并非如此。虽然统一的中国是秦始皇的第一个,但它是在汉武帝手中完成的,100年被称为“后战国时期”。
后战国时期是什么?秦始皇到汉武帝时期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