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北魏分崩瓦解,真的是汉文化造成的吗?

你真的了解北魏王朝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公元524年,北魏六镇发生了一场大起义,即著名的六镇军事变革,或六镇混乱。10年后,巨大的北魏帝国分裂为东魏和西魏,持续了148年,分崩离析。

对于这个鲜卑人建立的北魏,中国人对它的感情非常复杂:它是一个严重中国化的帝国,一个存在了148年的王朝,但它毕竟是一个“胡人”政权。

至于它的灭亡,有学者说这个最大的锅一定要“汉化”背。

[img]520524[/img]

一、什么是汉化?

要不要背锅,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什么是汉化?

关于魏孝文帝迁都的汉化,我们学过小学历史课本,课本上对他汉化的描述主要集中在:改汉姓、穿汉服、用汉制、说汉话、胡汉通婚。

这看起来不就是“变风易俗”。但实际上——这一切都很肤浅。

真正的汉化很硬核:

@ 是政治制度。所谓政治制度,就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上层建筑。在北方民族强大的武力压制下,中原文明始终屹立不倒。最大的优势之一是政治优势。

“活久见”。在文明发展的漫长历史上,我们尝试了所有的道路,鲜血和浓烟,最终总结了东亚最先进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制度。只有这个制度才是最适合时代发展的。

也就是说,自从与中原文明接触以来,鲜卑人一直在学习中原文化。

而魏孝文帝,也只是更进一步,放弃了家乡的老话调,全部改说“官方普通话”!

事实上,用脚趾思考也知道:有千年历史的文明不使用,但必须保持自己的文字破碎的文明,有什么意义?

至于汉礼、儒学、通婚、改姓,自然是合乎逻辑的。

@ 最明智的选择是接受中原文明文化遗产,融入中原文明!

总的来说,汉化是鲜卑人入主中原的必然选择,无论是慕容鲜卑还是拓跋鲜卑——都是一样的。

然而,众所周知,魏孝文帝的改革并不完美。有人说,正是他的改革埋下了北魏的种子。

[img]520525[/img]

事实上,这是因为北魏完全继承了魏晋时期的士族政治。在这个制度下,选拔人才——看他们的背景。世家大族永远是世家大族,贫困家庭的孩子很难跨阶级实现飞跃!然而,在这个制度中,前代魏晋已经用生命的终结来解释——它不好。

,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

魏孝文帝盲目复制门阀大族制的结果是传统士族的权力日益扩大。最后,门阀大族和一些鲜卑贵族控制了北魏帝国,而许多低层鲜卑人甚至一些老贵族则被边缘化。

这些边缘化的老油条后来形成了反政府组织“北方六镇”,成为北魏分崩离析的第一推动者。

四、完全鲜卑化行吗?

那么,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完全让汉人鲜卑,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嘿,这根本不需要假设。北齐老高家,是一个“开车倒车”的老司机。

老高家出生在曾经叛逆的鲜卑六镇。而且老高家的人,因为长期生活在边塞,长期与鲜卑人混在一起,成了鲜卑非常彻底的汉人。

例如,北齐继承了从北魏分离出来的东魏。此时,它已经在北魏汉化了100多年。大多数鲜卑人不知道他们的祖先姓什么,他们通常会说汉语。然而,老高家的高欢认为鲜卑人才是上等种族,强烈鄙视汉人。即使在他掌权后,他还要求朝臣们用鲜卑语言交流(除了老高家的异类——高)。

在政治制度层面,“鲜卑”的高欢严重依赖北方六镇,实行军事强人统治。7788年,汉家的礼法和制度也被老高家废除。老高家总是只靠喜好杀人。不问原因,老高家的臣子们每次上一次朝廷都要战战兢兢很久。我真的不知道哪一天我会搬家。

这段历史倒车,连老高自己都不能安全驾驶:高欢的儿子们互相杀成一锅粥,孙子们又杀成一锅粥。

[img]520526[/img]

原本从东魏继承下来的行业并不小,但自强行鲜卑化以来,老高家在自废武功方面不遗余力,最终被北周成功反杀。

五、北周持续汉化

相比之下,与北齐长期对峙的北周,正好走了另一条路——持续汉化。

西魏继承了北周,但无论是西魏还是北周,他们都走了另一条路——继续汉化。

西魏负责人宇文泰,也出身北方六镇,但与高欢正好相反——他是严重汉化的鲜卑人。

宇文泰和高欢之间有着如此截然不同的区别,因为当宇文泰开始时,他的力量不如高欢。如果他想为世界而战,他必须团结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宇文泰尝到了关陇大族的甜头。他不仅重用汉族和汉族制度,甚至在魏孝文帝的基础上玩“深化改革”。

例如,出生于关陇大族的苏绰提出,宇文泰欣然接受了一清心、二敦教育、三尽地利、四促贤良、五t狱诉、六均赋役的“六条诏书”。特别是,其中一个显然是靠近曹操贫困家庭的政治。@ 宇文泰和他的儿子宇文勇也完全废除了“奴隶制”:过去,西魏战争俘虏的人口都是个人财产,但在北周,他们都被释放为平民。

与东方宿敌北齐相比,这样的政体真是天壤之别。

也正是这样,与北齐相比,北周才有后发优势,最终反杀北齐。


北魏分崩瓦解,真的是汉文化造成的吗?北魏分崩瓦解,真的是汉文化造成的吗?

,,,,,,,

  • 宋武帝刘裕进行了几次北伐?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 刘裕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建立者,历史上的宋国共有三个,一是微子启在殷商灭亡后建立的宋国。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刘裕创立的...

  • 曹景宗简介 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曹景宗生平
  • 曹景宗(457-508年)字子震,新野(今河南)人,南北朝梁朝名将。出身将门,小时候以勇敢著称。后来跟随萧衍(后来梁武帝)起兵,南...

  • 为什么宋武帝刘裕北伐失败?皇帝梦凌驾于统一大业
  • 北伐失败,刘裕将皇帝梦凌驾于统一河山大业之上,在争权夺利的政治竞争中失败。 100多年来,东晋北伐多次,均以失败告终。离...

  • 贾思勰简介 贾思谢,南北朝北魏杰出农学家
  • 贾思勰(jiǎsīxié),北魏时期,汉族、北魏末期和东魏(公元六世纪),益都(今山东省寿光市西南),曾担任高阳县(今山东临...

  • 陈霸先简介 南北朝时期,梁朝陈武帝陈霸先生
  • 陈霸先(503-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傲。陈霸先通过平定“侯景之乱”,逐渐控制了...

  • 宇文觉简介 宇文泰的儿子于文觉,北周奠基者
  •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542年)―557年),字陀罗尼,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人,宇文泰第三子,母亲为北魏孝武帝之妹冯毅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