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朝代的兴衰与变迁,生动的历史人物,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接下来带你走进魏冉的故事。
白起,他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战国四大将军之一,最著名的是长平战争。虽然是否杀死了40万赵军一直存在争议,但白起的能力确实是显而易见的。白起之可以成为秦国著名的将军,除了他自己的努力,伯乐欣赏,伯乐就是魏冉。魏冉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人是谁,他是什么样的人?
[img]520270[/img]
1.魏冉是宣太后米八子的同父异弟。宣太后有两个弟弟。魏冉被封为米侯,米蓉被封为华阳君。魏冉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他在秦惠王时担任重要官职,参与国家大事处理。
秦武王死后,王位出现空缺。宣太后从燕国秘密迎合儿子公子姬,立为秦王。惠文后、武王后也立公子为王,历史上被称为“季君”。秦国的混乱爆发了。宣太后将弟弟魏冉提拔为将军,守卫首都咸阳。经过三年的血战,赵王的军队在魏冉的铁腕下彻底打败了季军的军队。
平定叛乱后,在宣太后的指示下,魏冉尽力杀死公子壮(即季君)、惠文后,昭王异母兄弟,追随季君的大臣。此时,秦昭王还年轻,宣太后和魏冉遂专攻国政,震惊秦国。
公元前300年,秦国宰相楚里疾去世,魏冉自己当宰相,秦国在外交政策上更加激进。他是秦国历史上著名的铁血宰相。他以铁腕统治秦国,在政治上呼风唤雨。魏冉曾四次担任秦国宰相,拥有40年的实权。
二、魏冉相秦后,积极向外扩张。他派弟弟华阳君米蓉带领军队进攻楚国。楚国人再次蒙羞,楚军司令景缺战死战场,3万名士兵阵亡。公元前295年,秦发兵攻打魏国襄城;次年,秦败魏师于解地(山西临沂西南)。公元前294年,武始(河北邯郸西南)向寿率兵攻打韩国;同年,魏冉派左舒长白起攻占韩国新城(河南伊川西南)。
应该说,魏冉是个很有眼光的人,在新城之战中,他发现了白起过人的军事天赋。在第二年的伊阙之战中,面对魏韩联军的绝对军事优势,魏冉做出了大胆的决定,向秦昭王推荐白起为秦军将领,取代原将领的生日。在这里,我们不禁佩服魏冉的眼光,他果断地用白起,是秦军胜利的保证。作为铁血宰相,魏冉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必须看出,魏冉提拔白起是有政治风险的,向寿是秦昭王从小玩到大的亲密朋友。但魏冉却力排众议,推荐白起为将,取代向寿。假如白起不能在战场上立下奇功,那么魏冉在秦昭王面前就不好解释了。
[img]520271[/img]
3.魏冉坚信,白起永远不会让他失望。
这种信念从何而来?魏冉对白起的理解。军功爵位为“左更”,在秦二十等爵中排名十二等,属于中上爵位。此时的白起还很年轻,能拿到这样的头衔,可见他在战场上立功颇多。白起早年的军事生涯是不可考验的,他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是去年指挥伐韩之战,攻克新城,这可能是他第一次独立指挥作战。他的军事才华给魏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紧急军事情况下,知人善任的伯乐大胆利用他担任伊阙战役的秦军总司令,这也给了他展示军事才华的舞台。
果然,白起不负魏冉所望,在伊阙之战中大败魏韩,斩首二十四万。
魏冉不仅是伯乐,也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将军。公元前290年,魏冉亲自率领铁血兵团攻打魏,魏国被迫在河东400英里处献秦。公元前275年,魏冉率军攻打魏,一路冲进魏都大梁城。魏国向韩国求助。魏冉回到师范大学,击败了韩军,斩首了4万元。魏国被迫切断八个城市并请求下降。
由于伟大的贡献,魏冉得到了一块封邑。这块封邑是陶邑,原本是宋朝的肥沃之地,后来成为秦国孤立东方的飞地。陶邑位于齐、魏、韩之间,面积相当于中等诸侯,土地肥沃。
4.魏冉雄心勃勃,不满足于当宰相。他渴望成为万乘之王,把陶邑建设成战国七雄以外的第八大强国。为此,他假公济师多次带领秦师远征东方,攻打齐国,将获得的土地融入陶邑。
[img]520272[/img]
然而,在魏冉的晚年,他遇到了最强大的对手之一,那就是范菊。几十年来,秦昭王实际上就像一个傀儡皇帝。范菊看到了这一点,决心与赵王合作,推倒魏冉。为此,范菊提出了“远近攻”的战略,针对魏冉舍近求远,以伐齐的名义私饱中囊。
经过一番政治斗争,魏冉终于失去了权力,输给了范菊。侯魏冉被责令回到封地陶邑。权臣40年的职业生涯已经结束,但他仍然过着美好的生活。他把所有的财产都运到陶邑,运输了1000多辆车辆。后来,经过调查,他的财富比皇室多,足以让他安度晚年。
魏冉担任宰相时,他是如何统治秦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