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隆科多、张廷玉曾是雍正皇帝的心腹重臣,尤其是年羹尧和隆科多,为雍正夺权做出了巨大贡献。雍正刚登基的时候,两人都得到了特别的宠爱,春风骄傲,意气风发。
但是没能笑@ 年羹尧以削官夺爵、自杀告终,隆科多背负41大罪终身监禁。相反,张廷玉在雍正朝一帆风顺,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位于极人臣。
为何雍正不除张廷玉?
[img]520071[/img]
我们可以问这个问题。为什么要摆脱张廷玉?他谨慎、忠诚、体会,能够理解雍正的意思和治国之才。这样的人应该被杀。雍正担心他的大脑不会有问题。否则,他怎么能做这种愚蠢的事情来摧毁长城呢?
尽管年羹尧和隆科多的结局很悲惨,但雍正并非昏庸残忍的君主,这样处理他们有充分的理由。
就说今年的羹尧,自力更生,再加上雍正的宠爱,趾高气扬,傲慢霸道,发给总督、将军的文件,本来就是平行公文,却善称“令诏”,把同官当下属,甚至蒙古扎萨克郡王额附阿宝见他也要跪拜礼。
而且结党营私,利用职务之便贪财,最终惹怒了雍正。
[img]520072[/img]
此外,隆科多,传说中,他篡改了康熙的遗诏,雍正得以继位。虽然他在真实的历史上从未做过这件事,但他仍然为雍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雍正通常称他为“叔叔”,而不是他的名字。他仍然可以选择官员,而不需要任何节奏。因为他出生在童佳氏,所以他被称为“童选”。
后来,他和年羹尧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以为自己是英雄,却忘记了臣子的职责。雍正对他有意见,并因沙俄谈判边境问题被禁在昌春园附近,直至死亡。
与他们不同的是,张廷玉在雍正继位之前并没有取得多大成就,也没有太多涉及进入法庭的事情。他不是雍正的“潜居老人”,也没有肆意的资本。认真谨慎。
雍正选择他作为协助他规划军国政治的主要助手。一方面,由于他出色的政治才能,另一方面,张廷玉善于处理与君主的关系,不远不近,距离合适。
张廷玉的父亲张颖也是文华殿大学的官员,也是礼部的尚书。他赢得了康熙皇帝的信任,也是雍正的老师。也许这是家庭学习的起源。当官员和经验来了。顺便说一句,《明史》也是由张廷玉主持编写的。
众所周知,雍正虽然行事严厉,但和喜欢的大臣说话很恶心。他曾对张廷玉说:“我在朝廷上的近亲大臣中,我已经有11年没有和你分开了。我和你是君主,也是亲密的朋友。现在相隔一个多月,经常想念。”
由此可见张廷玉在雍正心中的地位有多高。可以说,清朝时期,张廷玉走到了清朝汉臣的巅峰。
[img]520073[/img]
虽然清末曾国藩、李鸿章等汉臣也被清廷重用,但必须使用。事实上,他们非常防备,不像张廷玉那样得到清帝的信任。
雍正临死前,命张廷玉、庄亲王允禄、鄂尔泰大学士等为顾命大臣,遗诏他日配太庙。这种待遇在满清权贵中是罕见的。
不幸的是,乾隆不得不培养自己的团队,总是怀疑老大臣想约束自己,慢慢疏远张廷玉,君主和大臣产生了差距。但无论如何,它并没有被复制的家庭清算,结果很好,享年84岁。
乾隆后期对张廷玉很有意见,但还是遵循雍正遗诏,让他享受太庙。
[img]520074[/img]
@ 雍正没有理由摆脱张廷玉。自始至终,他们都是君臣相得。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张廷玉基础不深,但没有兵权的汉族文臣对朝廷和王位没有威胁。请选择您想要保存的内容并粘贴到此文本框中
雍正在收拾年羹尧和隆科多后 为什么雍正没有除掉张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