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年,金军突破开封城,俘虏了徽钦二帝,北宋王朝彻底灭亡。然而,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成了“漏网之鱼”。他在南京应天府即位,依靠南方的一半,建立了南宋王朝。自宋高宗以来,南宋已经进行了三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他们不仅没有恢复中原,还签署了一份羞辱国家的和平合同。那么发生了什么呢?
让我们来看看南宋的三次北伐。第一次北伐发生在宋高宗绍兴时期,历史上被称为“绍兴北伐”,北伐的主要将军是岳飞。1140年,岳飞率领军队进入河南,赢得了盐城和英昌的战斗,并击中了著名的金军将军严宗毕(即武术)。然而,岳飞被宋高宗召回,导致“十年,浪费”。
宋孝宗隆兴年间,南宋第二次北伐被称为“隆兴北伐”。宋孝宗是宋高宗的养子,也是南宋最有成就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为岳飞平反,积极备战。1163年4月,宋孝宗不顾朝中重臣的反对,下诏北伐。负责前线军事工作的张浚派兵8万人,兵分两路北上,先后攻克灵璧、虹县、苏州。然而,在随后的符离之战中,宋军溃不成军,损失惨重。
宋宁宗开禧年间,第三次北伐发生在南宋,历史上被称为“开禧北伐”,这场战争由权臣韩愈周主持。尽管韩愈的理想很美,但现实却很残酷,宋军兵分三路,却很快被金军进退。此后,金军还发起反攻,占领了南宋的许多城市。@ 南宋主和派史弥远杀害韩愈,向金军求和,达成“嘉定和议”,丧权辱国。那为什么南宋三次北伐都失败了呢?
[img]520070[/img]
首先,政治因素。宋高宗赵构作为南宋第一任皇帝,不想彻底击败金人,迎回徽钦二帝。在他的统治时期,虽然他有北伐的实力和人才,但他没有决心彻底北伐。宋孝宗虽然想恢复中原,但周围没有岳飞这样的将军。后人说:“高宗朝有恢复之臣,没有恢复之君,孝宗朝有恢复之君,没有恢复之臣”。
宋孝宗之后的皇帝大多昏庸无能,满足于享乐,根本没有北伐的雄心壮志。此外,由于南宋统治期间庆元党禁等斗争爆发,士大夫阶层分化,恢复中原理想的官员很少,大部分都满足于现状。当时有人写诗嘲讽:“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什么时候休息?暖风让游客喝醉,杭州直接变成汴州。”
第二,军事因素。与金人和解后,宋高宗继续实施“重文轻武”战略。随着岳飞、韩世忠等中兴名将的去世,南宋缺少能带领北伐的名将。此外,南宋要恢复的中原地区是平原,主要依靠骑兵作战。南宋退役东南后,失去了西北地区的马匹。中国只有10多万匹战马,骑兵是金国的强项。他们的马总数在50万左右。
第三,财政因素。战争不仅是一场军事竞争,也是一场经济竞争。当时,南宋王朝的年收入为1.2亿元,但经常出现财政赤字,一年的支出高达2.5亿元。面对如此严重的财政危机,南宋王朝陷入了困境,根本无法实现富国强兵。北伐不容易,没有马,没有钱?
南宋北伐三次,为什么都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