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我们小时候一定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但成年后的孔融似乎并不那么容易相处,虽然才华横溢,但往往口无遮拦,容易得罪人。但即使孔融得罪了别人,他也总是喜欢惹曹操。曹操颁布禁酒令时,孔融根本不喝太多,但他不得不反对。这显然是为了对抗曹操。而且孔融也比较了解曹操的性格,知道他有暴力倾向,但他还是敢这么做,只能说是个狠人。
[img]518732[/img]
先来了解一下孔融。
孔融一出生,身份就很特别,他是孔子的19世孙。
孔子的地位受到高度尊重,作为孔子的后代,受到孔子的阴影,自然也受到尊重。
由于这种身份,孔融从小就生活在公众的关注中。他4岁时把梨给了哥哥,这本来是一件小事,但身份的特殊性突然被人们尊为孝道的榜样。
随着孔融的成长,孝道的故事也在增加。
例如,在他13岁的时候,他作为都尉的父亲孔宙病逝,史书记载,他在丧期号哭泣,悲痛得需要人帮才能直立。
不仅孝顺,而且特别忠诚。
由于朝臣们对名人张俭的嫉妒,朝臣们寻找并没有抓住他。
孔融的哥哥孔褒是个好朋友,所以想躲在孔家避难。
[img]518733[/img]
结果他来的时候,孔褒不在。
孔融看到他看起来很尴尬,就挽留了他。
事件曝光后,孔融和孔褒都被捕入官府。
孔融力陈是他收留张俭,其罪在他。
孔褒也力陈张俭来找他,他的罪不在孔融,而在他。
为此,两人在官府争得面红耳赤,差没打起来。
结果,孔融这件事上了东汉最感人的人物排行榜,顿时风靡全国,早早出名。
孔融早就出名了,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所以,他成年后,走到哪里都特别受尊敬,每个人都为和他交朋友而自豪。
一个人只有良好的性格,没有知识,这仍然等于人格的残酷。孔融不是,孔融才华横溢,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儒家思想,文学造诣相当高,是当时建安的七个儿子之一。
说到汉末名人,人们说:文有孔融,武有吕布,孟德实兼其长。
这里的孟德是曹操。虽然曹操文武双全,是朝中进公加九锡的权臣,但孔融特看不起他。为什么?
原因有两个。
一方面,曹操虽然出生在官宦之家,但主要依靠他的祖父曹腾。曹腾是东汉历史上著名的宦官。他为四代皇帝服务,做了一些让士人看不起的事情。
东汉是一个非常注重背景的朝代。像宦官这样的背景在上流社会根本没有地位。更不用说别的了,曹操的背景就足以受到歧视。
另一方面,曹操迎回了汉献帝。虽然他尊重汉献帝,但他仍然威胁天子命令诸侯,在朝廷里大惊小怪。坐在大厅里的汉献帝就像失去权力的周天子。根本没有发号施令的可能。因此,有些人对曹操特别不满,骂他是汉贼。孔融是最恶意的。
[img]518734[/img]
曹操不同于孔融。他是一个国家和世界各地的人。
他看到汉末嗜酒的气氛很浓,一些名人和官员也因酒害政。此外,战争不断,灾难不止,没有收获,人民流离失所。因此,他发布了禁酒令。
结果孔融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
孔融的主张是,葡萄酒的存在没有错。如果说葡萄酒可以在乱世中被禁止,那么什么是好色亡国?因此,禁止结婚吗?此外,你的曹操不是也说过“为什么要解决你的烦恼,只有杜康”吗?
说孔融不反对“禁酒令”,他反对曹操。
孔融不仅反对禁酒令,还高调地在家举行了三天的宴会,两天举行了一次小宴会。他经常感叹:“坐在客人满满的地方,瓶子里的酒不空,我无忧无虑。”
曹操这次没怎么着孔融。然而,不久之后,孔融被曹操以不孝罪杀害。
为什么孔融看不起曹操?他为什么反对曹操颁布禁酒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