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就知道一个“凿墙偷光”的成语故事。教科书和老师都讲过。当我们长大后,我们可能也会告诉孩子们。然而,我们只知道匡衡努力学习。有人知道他后来的故事吗?匡衡如此努力地学习。他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img]516930[/img]
相信大家都听过凿墙借光的故事。它讲述了西汉匡衡通过邻居家微弱的灯光,在墙上凿一个洞,读书学习的故事。匡衡学习这么努力,那他后来怎么了?根据史书记载,匡衡的一生真的足以让人惊讶。
在我们的印象中,匡衡一定是一个非常聪明和有才华的人。也许他从小就很穷。他想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并特别努力地学习。匡衡特别是对《诗经》的研究非常彻底。当时,有人说,听匡衡解释《诗经》真的很轻松和快乐。
然而,他对其他科目的投资似乎不够。根据西汉的规定,官员必须参加考试。考试成绩分为三等,并根据考试成绩给予不同的官方职位。然而,匡衡已经8次没有通过考试。直到第九次,他才勉强参加了三等考试,并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当官的资格。
[img]516931[/img]
然而,结果并不好,分配的官方职位也很低。可以合理地说,像他这样没有背景和背景的小官员很难爬上去,但后来的地震改变了他的命运。当时,地震和日食已经发生在京城附近。古人对这些自然现象知之甚少。许多人会把自然灾害归咎于皇帝的不利统治。他们认为上帝在为皇帝减罪。
这时,匡衡给皇帝写了一本书,用他熟悉的《诗经》中的典故说这些与皇帝无关,拍了拍皇帝的马屁。皇帝很高兴看到它,认为匡衡是个天才,所以他提拔了他。此外,皇帝也喜欢诗经。后来,他喜欢匡衡向他解释诗经,匡衡的官员变得越来越大。
[img]516932[/img]
后来,皇帝封匡衡为安乐侯,并给了他很多土地。这些奖励足以让他的后代无忧无虑,但他并不满意。匡衡抓住了地上的错误漏洞,占用了4万多亩土地。后来,这件事被知道并告知了皇帝。因此,匡衡被贬为普通人。他回到家乡后几年就死了。
匡衡小时候努力学习,他的未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