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就有“忌讳”的说法,要避开皇帝、长官、圣贤、长辈的名字。比如“秀才”在刘秀时期改名为“茂才”,有的要避开黄帝、孔子、老子等。明朝时期,国姓朱,与猪同音,但幸运的是,猪有另一个名字“猪”。但朱厚照时期,仍下令全国不允许养猪。这对人们来说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被迫在几个月内取消它。那朱厚照为什么要这样下令呢?只是自己姓朱吗?明朝皇帝都姓朱。为什么别人不这么做?
[img]515475[/img]
在明朝16位皇帝中,明武宗朱厚照非常“不同”。《明朝的那些事》一书的作者在明月评论朱厚照“被称为明朝276年来最受欢迎的皇帝”。
事实上,朱厚照所做的许多事情在历史上引起了很多争议。例如,在宫殿里设立“豹房”;和宫女太监打扮成商人,在宫里做生意;我给自己封了一个总兵官,由兵部认真备案,户部发工资...
然而,这些事情充其量是“风格问题”,与人民关系不大。下面提到的这件奇妙的事情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人民的切身利益。
那是1519年。当年12月,正在南巡从扬州到南京的朱厚照发布命令,禁止民间养猪、杀猪、吃猪肉,这就是“禁猪令”。“禁猪令”中说:“除了牛羊,猪动物是不允许喂养的,很容易被宰杀。如果他们犯了错误,他们将被视为小房子,他们将永远充军。”
[img]515476[/img]
违反“禁猪令”的,将被分配到边疆,永远充军。这是一种极其严厉的惩罚。很快,效果出现了:“幸运的是,民间畜猪被禁止,远近屠杀。田家有产人都投入水中。是岁,仪真丁祭,司以羊代之。”
这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在朱厚照南巡所到之处,人们被迫杀死和吃掉所有养猪。人们不喂猪,市场上也没有猪肉交易。所以当我们到仪真县祭祖时,我们买不到必要的猪肉来祭祀我们的祖先。我们必须用羊肉代替我们的祖先。
朱厚照为什么要发布“禁猪令”,禁止人们喂猪?从表面上看,有两个原因。首先,朱厚照认为“朱”和“猪”是同音的,应该避免。第二,朱厚照恰好出生在猪年。因此,朱厚照认为,人们养猪、杀猪、吃猪肉都是对他不利的行为,所以他们干脆禁止了。
当然,这只是表面原因,从深层次上看,还是朱厚照心慌。
朱厚照为什么心慌?原来朱厚照继位以来,一直是外忧内患。蒙古外部势力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南下入侵;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藩王,他们准备趁朱厚照没有孩子的机会取代他们。
[img]515477[/img]
不,这次朱厚照南巡,其实是江西宁王朱晨濠起兵发动叛乱,朱厚照御驾亲征。然而,由于南赣巡抚王阳明动作太快,朱厚照还在路上,他已经三次五除二地打败了叛军,并活捉到了倒霉的朱晨濠。因此,朱厚照将御驾亲征改为御驾旅游。然而,当朱厚照看到老百姓养猪、杀猪、吃猪肉时,他感到非常不安,于是下达了“禁猪令”。
可想而知,“禁猪令”给明朝上下带来了多大的冲击!一时间,全国各地都在抱怨。一个月后,留守京师内阁首辅大学士杨廷和知道了这件事。杨廷和非常生气和有趣。1520年2月,他给朱厚拍了一张《请免杀猪疏》的照片。
在《请免杀猪疏》中,杨廷和苦口婆心地说:“民间饲养牲猪,上而郊庙朝廷祭祀宴请羞耻,下而百官百姓日常饮食。所有这些都在这里,不能一天缺人...小畜养贸易,以此为生理资本,正当教育的滋养是可以禁止的。...盖以文字之间虽然是禁忌,但还是不讳嫌名,现在是因为它的声音,而且是禁忌的东西,它可以是吗?” 杨廷和建议朱厚照再次向世界颁布法令,废除禁猪令,让人民安于生计。“各安生业,不要引起怀疑,事情不好,人心安慰。”
[img]515478[/img]
与此同时,礼部还上演了朝廷,称国家要用牛、猪、羊来举行祭祀。现在没有猪肉了,要求改变常规。
面对各方面的压力,朱厚照坐不住了,只好悄悄取消“禁猪令”,“内批还用猪”。但是,皇帝圣驾所到之处,还是要避讳的。
计算一下,“禁猪令”实施了三个月,却被人嘲笑了500多年,真的不划算。
朱厚照为什么要颁布[禁猪令]?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