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国,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大理国的前身是南诏国。唐玄宗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冲冠一怒为红颜”,多次派兵攻打南诏,但都没有打下来;宋太祖时期,兵临大理边境,不敢打。但事实上,大理并不强大。
宋挥玉斧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成立宋朝,965年,宋太祖派将军王全斌攻破后蜀,蜀国边境紧邻大理。
渴望立功的王全斌给宋太祖上了一张云南地图,意思不言而喻,希望建功立业,继续攻打大理国。
宋太祖看着地图,沉思了很久。最后,他拿出一把玉斧,在地图上的一条名为“大渡河”的河上划了划,说:“不是我的一切。”
“宋初乾德三年(965年),王惠斌平蜀,以图为上。议者想引兵威服越南(今四川凉山州)。艺祖(宋太祖赵匡胤)用玉斧画这条河说:
另外,我也没有。”-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
[img]515198[/img]
这意味着这条大渡河就是大理和宋朝的边境。
这个故事是著名的“宋挥玉斧”或“玉斧划界”。
昆明大观楼长联下联提到了“宋挥玉斧”一词:
下联:几千年的往事,注在心里,酒是空的,谁是滚滚的英雄。想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大而丰功,费尽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如暮雨朝云;然后他们打破了世界上的残碑,把它们都付给了苍烟。只赢几杵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img]515199[/img]
宋太祖不攻打大理有两个主要原因:
1.这与两国前世的缘分密不可分。大理的前身是南诏,宋朝的前身是唐朝,两国之间发生了一件大事。
2.经历了五代十国的战争,此时的大宋,北方有大敌契丹;南方还有南汉、南唐、吴越等诸侯国。
此外,当宋太祖刚刚建立大宋时,大理国皇帝向宋朝致书,要求一切顺利。最后,在大宋时期,他实际上与大理相处得很好。
[img]515200[/img]
冲冠一怒为红颜
公元750年,唐玄宗时期,距大理国建国约180年,仍处于南诏时期。
当时,南诏国王阁罗凤带着妻子来拜访唐朝的云南总督,受到当时云南太守张虔陀的侮辱,并私下向他们索贿。阁罗凤对他不满意,于是暗暗抱怨南诏国有反心。
阁罗凤作为一国之主,哪里能经得起这个小人搬弄是非,回去就带兵杀张虔陀。
旧事,南诏经常和妻子见都督,虔陀都是私人的。有征求,阁罗凤不应该,虔陀派人骂辱他,还在密奏他的罪恶。阁罗凤怨恨,因为发兵反攻,包围虔陀,杀他,时天宝九年。——《旧唐书》
虽然他杀了云南太守,但阁罗凤并不打算和唐朝闹翻。他很快写了一封信,告诉皇帝他也是最后的手段。他责怪张虔陀欺骗别人太多。
[img]515201[/img]
然而,在这个时候,唐朝仍然是一个繁荣的时代。经过多年的和平,许多大臣都想做出贡献。唐玄宗也决定以“打钩取决于主人”的心态征服南诏。
公元751年,剑南节使鲜于仲通率兵攻打南诏 ,大败而归。
公元754年,剑南节让杨国忠再次攻打南诏。主教练李米曾与南诏国王阁罗凤交过朋友。他不仅要带领军队攻打南诏,还被派到他的五个儿子那里,这也是一场悲剧。最后,他死了,输了,损失惨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唐朝国力的下降,导致了后来的安史混乱。
直到779年,唐德宗即位后,战争暂时平定,再次向南诏出兵。虽然他打败了南诏和吐蕃的联军,但他没有得到实际的好处。
[img]515202[/img]
大理或南诏在哪里?
大理国暂时不说,毕竟大宋没有和它打架。
南诏实际上并不强大,几次击退大唐军队,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南诏国与吐蕃联盟,共拒大唐,以阻止唐军的几次攻击。
[img]515203[/img]
二是南诏地理环境过于恶劣,山、瘴气、毒虫等因素使唐军多次未进入南诏腹地,军心早已松懈。
说大理不强,只是中原国家懒得打,打起来没多大用处。如果一定要打,杨迪皇帝三征高句丽就是前车之鉴。
[img]515204[/img]
大理真的很强大吗? 为什么唐宋都没有打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