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范雍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宫殿一直是皇室非常重要的地方,不仅住在皇室里,而且是皇帝处理政府事务和日常生活的地方。如果它被破坏了,许多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重建它,让它恢复过去。然而,在北宋,一位大臣建议在宫殿被破坏后直接烧毁。更令人惊讶的是,皇帝并没有反对。发生了什么事?
[img]513322[/img]
北宋大臣范勇虽然名声远不如自己的范仲淹,但还是很有成就的。这个人敢于直言不讳,甚至不惜说狠话。
公元1029年,玉清昭应宫因雷击起火,朝野震撼。玉清昭应宫建于宋真宗时期,规模宏大,共有3610间房间,花费了北宋政府两年的财政收入,给北宋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到宋仁宗时,玉清昭应宫被雷火烧毁,残破不堪,十分刺眼,该怎么办?张献太后召集百官商议。张献太后哭着说:“先帝建造这么大的宫殿并不容易,但现在它被一场大火摧毁了,只剩下一两个小宫殿。就在太后难过的时候,范雍说:不如烧个精光,留着是祸害。先朝时,竭尽全力修建世界,人民怨声载道。如果你还想在破碎的基础上重建,人们就受不了了。雷火可能是上帝的警告,我们不能违反。“非畏天戒也”。
[img]513323[/img]
范雍的案例告诉我们,在某些情况下,与其说实话,不如说实话。如果你说实话,你必须说狠话。否则,你不会起到提醒和警惕的作用。玉清昭应宫被烧毁,留下一些建筑残骸。这种情况也留下了重建的借口,但是重建是浪费金钱和劳动力的,所以重建一定不能留下任何空间,否则一旦开口,就会有无尽的麻烦。
此时,堵住重建洞的唯一方法就是说实话和残酷的话,而把所有的火都烧掉,既是最真实的残酷的话,也是最残酷的真理。当然,张贤太后和其他大臣也能听到范勇话的意思,消耗民力物力重建。每个人都知道后果。残酷话语最大的作用是把最严重的后果摆在每个人面前。因此,重建玉清昭应宫的计划被拒绝。
范雍为人很有主张,同时,他也善于听取小人物的意见。1038年,范雍镇守西北边关的延安府。突然,党项兵大举攻击延安,四面围城,形势十分危机。范雍心里也不确定,于是他问了一位老兵,延安府守不住。老兵肯定地说:“当然,我可以坚持下去。在过去,我遇到了很多这样的情况。党项兵一次也没有成功。范大人很放心。”
[img]513324[/img]
范勇一听到老兵的话,就放心了。后来,党项攻城,撤军。其他人问老兵:“你怎么能指望党项兵不能进攻延安?”老兵说:“我安慰范大人,我心里没有谱。”大家都惊讶地说:“你不怕失败。范大人砍了你的头?”老兵笑着说:“如果你能给主将一些积极乐观的暗示,为什么不呢?如果城市不守卫,他就没有机会杀了我。”
为什么范雍要烧皇宫?他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