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4年,一代著名大臣诸葛亮死于五丈原,蜀汉悲痛欲绝。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人,虽然他离梓潼很远,但得知诸葛亮死于疾病的消息后,他过于悲伤,最终死于疾病。这个人既不是诸葛亮的亲人,也不是诸葛亮的恩情。相反,他也是诸葛亮最大的政敌。他是李燕,刘备死前任命的两位重要大臣之一。
至于诸葛亮的死,李燕应该是最幸福的,即使是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也可能不希望诸葛亮早死。但事实上,诸葛亮死后,李燕不仅没有报复的感觉,甚至可以说他是当时最悲伤的人。那么,为什么李燕为前政敌的死而哭呢?是不是因为他不顾前嫌,高风亮节的本色?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其实《三国志》已经明确记载了原因:
“十二年来,平闻亮卒,发病死亡。平时冀亮当自补,策后人不能,所以也很生气。”
诸葛亮去世的那一年,李燕被流放到梓潼三年,从蜀汉主政大臣的宝座上跌落,成为平民。李燕的心是极其痛苦的。在梓潼的三年里,他一直想回到朝廷,回到朝廷的唯一希望是诸葛亮重新启用他。他一直在等待诸葛亮的“改变主意”,但他最终等待的是诸葛亮死亡的消息。我们怎么能不让他难过呢?而李严深明白了一个现实,那就是诸葛亮如果不用自己,蜀汉朝堂再也没有人敢用自己了。
因此,李燕对诸葛亮死亡的悲痛不是出于对诸葛亮的尊重和不情愿,而是出于无法再次被朝廷使用的绝望。
那么,诸葛亮死后,为什么李燕觉得自己不能再被朝廷使用呢?作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李燕是诸葛亮亲自下令贬义的。以诸葛亮在蜀汉的影响力,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许可,后代就不敢跨越禁线,决定取消对李燕的惩罚,让他回到法庭,甚至连刘禅也不敢。
为了证明这个原因,我们可以看看诸葛亮死前对蜀汉朝堂的重新规划。
[img]514091[/img]
早在诸葛亮去世之前,他就提拔蒋婉为总理的历史。后来诸葛亮在外面用兵,尤其是李燕被罢免后,蒋婉负责后方粮草的运输。蒋婉的能力得到了诸葛亮的认可。诸葛亮曾告诉刘禅
“为臣若不幸去世,后事应托付蒋婉。”
如果我不幸去世,蒋婉可以接替我。事实上,诸葛亮死后,刘禅立即被提升为尚书令、加都护理和假期。他还担任益州刺史。他很快被提升为将军,录制书法家,并封为安阳亭侯。他成为继诸葛亮之后蜀汉的第二任总理。蒋婉很快成为了一名极端大臣。与此同时,蒋婉还向刘禅推荐了费毅和董允。我希望刘禅能重用这两个人。你一定熟悉这两个人的名字吗?
是的,这是诸葛亮在《教师表》中向刘禅提到的两个人。在诸葛亮的赞助下,在蒋婉的推荐下,费毅和董允也迅速得到了提升。蒋婉死后,他们还担任尚书令,掌握朝廷权力。诸葛亮、蒋婉、费毅和董允是蜀汉著名的“四相”。
也就是说,诸葛亮死后,蜀汉朝堂一直掌控在诸葛亮提拔的大臣手中,这些人也是诸葛亮最忠诚的追随者,一生都在努力完成诸葛亮未完成的北伐事业,@ 诸葛亮虽然死了,但影响力依然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诸葛亮不使用李燕,蒋婉、费毅、董允等人就不可能违背诸葛亮的意愿私下使用他。特别是李燕与诸葛亮的矛盾在于他们是否继续北伐。蒋婉等人是北伐的坚定支持者和实践者。因此,反对北伐的李燕如何才能得到蒋婉等人的“特赦”?
李严明白这个道理,诸葛亮死后,远在梓潼的李严才会如此悲痛,最终竟然“愤怒而死”。
通过李燕的死,每个人都可以猜测他的性格。一位曾经被刘备委以重任,得到诸葛亮高度评价的辅政大臣“处理公务行云流水,从不停留解决问题”,最终无法继续当官,“愤怒至死”。他内心的黑暗和吝啬可见一斑。
[img]514092[/img]
最后,作者祝大家新年快乐,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只要努力,我相信今年每个人都会得到他们想要的。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他的政敌李燕最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