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前119年),陇西成纪人,西汉名将,先祖为秦朝名将李信。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因为中郎而从军击匈奴。汉景帝时,李光先后担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李广任右北平县(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被称为飞将军,几年不敢来犯。对李光来说,他不仅在守卫西汉边境、抵抗匈奴方面取得了战功,还参与了七国之乱的平定。
然而,在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中,立下许多功劳的飞行将军李光自杀了。值得注意的是,在漠北战役中,李光没有被敌人俘虏自杀,而是迷失了道路,没有参战,回到王朝后自杀。那么,问题是,李光为什么要自杀呢?李光的自杀与汉武帝有关吗?
[img]513120[/img]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67岁的李光依然没有封侯。与此同时,在汉武帝的命令下,卫青和霍去病继续攻击匈奴。对此,李广自然希望能够参加漠北之战,从而立下战功,实现封侯夙愿。在多次请求下,汉武帝同意李广跟随卫青。在漠北战役中,卫青得知匈奴王庭的位置,准备进攻。然而,在具体的行动安排中,西汉将军魏青并没有让李光直接与匈奴作战,而是把他改成了右将军,从东面绕道而行。只有直捣黄龙,从匈奴那里获得战功,才能帮助李广封侯。然而,当时的卫青却让他的朋友和救命之恩的公孙敖取代了李广的前将军。
[img]513121[/img]
因此,在许多历史学家看来,正是魏青的安排导致李光未能在漠北战役中取得成就,甚至失去了道路,未能参战,回到王朝后自杀。@ 卫青自然与李广的自杀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汉武帝刘彻的命令,导致卫青这样安排。在漠北之战中,汉武帝对卫青说:“以为李广老,数奇,不令当单,恐怕不得所欲为”。这可能意味着李光老了,运气不好,不要让他面对单身,害怕得不到他想要的(胜利)。
当然,汉武帝这么说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元光六年(前129年),李光任骁骑将军,带领1万多人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攻打匈奴,因众多差距受伤被俘,即李光曾被匈奴俘,运气真的不太好。因此,汉武帝不希望李光对抗匈奴,也许也是为了保护老将李光。然而,无论是善良还是其他目的,卫青和汉武帝都没有让李光直接或间接地攻击李光。
在漠北战役中,李广领兵与赵食其合兵后,从东路出发。军队没有向导,有时会迷路,结果落后于卫青。战后,卫青向李广、赵食其询问迷路情况,卫青要向汉武帝上书报告军情。李光没有回答。不久之后,李广说:“而且广年六十多岁,终究不能复对刀笔之吏”,说完这句话后,李广拔剑自杀。从表面上看,李光率领大军在重要战役中迷路,真是难辞其咎。
@ 李光说自己年纪大了,已经60多岁了,不想回去被刀笔小吏审问,于是引刀自杀。当然,这只是李光自杀的原因之一。在我看来,从根本原因来看,李光的年龄关系让他觉得没有机会再次立功,从而封侯。也就是说,“李光难封”自然是李光的心结。如果这个心结能解开,也就是封侯的待遇,李光显然不会选择自杀。
@ 在漠北战役中,汉武帝和魏青的安排也让李光明白,即使他逃脱了带领军队迷路的惩罚,也很难在未来的战斗中取得成就。魏青和汉武帝几乎不会把积极进攻的任务交给李光。这无疑是李光感到绝望的地方,也是他选择自杀的重要原因。
李光去世时,长子李当户和次子李椒都去世了,只留下小儿子李勇。得知父亲死讯后,李勇认为是魏青随意调离李光,导致李光自杀,从而伤害了魏青。虽然魏青没有调查李勇(也许他对李广之的死感到内疚),但霍去病无法忍受叔叔被殴打的羞辱。后来,他在甘泉宫狩猎时射杀了李光的儿子李勇。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李广做出了很多战功。他为什么选择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