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秦灭楚国时,为什么要出兵60万?原因是什么?

今天给大家讲讲秦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自公元前230年以来,秦始皇在解决内忧外患后,开始逐步统一世界。此时,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王健开始逐渐登上舞台。在秦国统一世界的伟大事业中,王健的成就是绝对不可磨灭的。

在战国四大名将中,王坚的军事才能是最高的吗?我想很多人会说不,就像战国四大将军李牧一样,王坚在他手下输了两次。由此可见,李牧的才华高于王坚。

但王健的力量并不在于此。为什么只有王健才能在战国四大将军中幸存下来?这恰恰说明了王健高超的政治才能。在其他三个方面,李牧和白琦被君王怀疑自杀。廉颇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了一名客人。只有王健才能幸存下来。即使秦始皇统治世界后,王家一直是朝廷的功勋,孙王在著名将军蒙田死后接管了长城军团。

王坚更高的智慧在于能够在灭楚之战中打消秦始皇的疑虑,坐拥天下兵马却让秦始皇对他放心,这就是王坚的力量。

[img]512436[/img]

当然,我们在这里要问一个问题,当秦始皇要灭楚时,王坚为什么要用60万兵马呢?

秦灭六国用了多少兵力?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无疑是赵国和楚国。赵国著名将军李牧能抵挡秦国的进攻。然而,自长平战争以来,赵国的国力一落千丈。依靠李牧,他只能生存。战国末期,赵国甚至失去了祖先的晋阳,可见赵国的国力有多弱。

楚国也是秦国统一世界的另一个对手。自从严英战争以来,楚国几乎失去了一半的国家,但瘦骆驼毕竟比马大。在战国前期和中期,我们可以从历史地图上看到楚国的领土有多大?几乎一敌六国的领土面积与楚国相似,可以看出楚国幅员辽阔。

然而,尽管楚国幅员辽阔,但按照楚国人的话说,当时很多都是偏远的,属于“不毛之地”。秦国崛起前,中原人一直把楚国视为蛮夷,楚国大而不强。

然而,这片辽阔的土地无疑是秦国的一大障碍。大军攻打楚国需要补给,占领后不派兵留守吗?虽然楚国大而不强,但这片辽阔的领土也是秦国必须征服的障碍。我们可以从秦朝对六国军队的攻击中看到差距:

秦朝灭了韩国,只派了一个内史腾。这位领导人甚至没有记录他的名字。可以看出,秦国已经不再关注韩国了。韩国灭亡后,它只是秦国的一个县。灭亡魏国秦国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只有10万军队在3月份围攻了这座城市。魏国没有攻击自己,秦国也没有损失多少。

[img]512437[/img]

秦国灭燕齐也被碾压,灭燕国。燕国君直接杀了儿子割地投降,齐国直接不战而降。可见这两个国家已经被秦国吓坏了。

秦朝灭赵楚要困难得多。有一次,秦始皇亲政前范于期攻赵。秦赵肥之战被李牧打败,10万精英被杀。范于期逃离燕国,这对秦国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李信灭楚损失了20万兵马。

从这里可以看出,秦灭六国最重要的是楚赵。楚赵被灭,六国不攻自破。然而,楚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公元前230年,秦国的实力不足以政府楚国,尽管秦始皇制定了先灭三晋后逐步统一世界的战略。

秦灭楚国,王坚要六十万大军?这背后有什么门道?

那么,为什么楚国王坚要灭亡60万军队呢?当时秦始皇嬴政问李信和王坚这个问题。王坚的回答是60万,李信的回答是20万。秦始皇突然觉得王坚年纪大了胆子小,大胆任命李信。

事实上,李信灭楚之战的失败并不是李信造成的。李信和秦始皇都没有被认为是秦国的昌平君。我们也可以看到,李信在早期阶段对楚国的战术是成功的。事实上,虽然李信对楚国的评价有一定的认知错误,但一般来说,他并不鄙视楚国。

王坚后来真的用了60万人来攻击楚国吗?从早期的对抗来看,不是,王坚60万军队大部分是用来威慑楚国,让楚国总是面临压力,不敢放松,后来王坚决定出兵只使用其中一部分,在兵法上,军队压力也属于一种军事禁忌。

所以既然不到60万大军,王坚为什么要用60万大军呢?事实上,从这里可以看出王坚的智慧:

除此之外,王健是一名将军。既然他是一名将军,他必须首先从军事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当时,楚国与韩、赵、魏相比并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楚国已经衰弱到那种程度,它的可用军队仍然超过40万,这表明我以前说过的楚国又大又弱。

[img]512438[/img]

但你真的能让40万军队走吗?楚国有40万军队,世界各地都有一些私人士兵。秦国可以打败楚国,但要争夺一个城市和一个池塘,那么秦国的统一什么时候会等到呢?

与其这样,不如对楚国形成威慑力,达到一战歼灭的目的,让秦国60万军队威慑楚国40万军队。当秦国军队来临时,楚国刚刚落入秦国的陷阱。

然而,这种长期的对抗对秦国是有益的。此时,秦国已经从几个方向包围了楚国,综合国力高于楚国。对抗一年后,楚国再也撑不住了。王健下令进攻,楚国也被一举击败。楚国40万军队至此被摧毁,楚国的其余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另一点是王健的政治高超。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王健用了60万军队吗?不,战争后期,许多60万军队驻扎在占领的城市。楚国公卿实力雄厚,必须用秦军镇压。既然不能用,为什么要用60万军队?

事实上,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当时,王健的父子已经摧毁了赵、燕、魏三国。可以说,他们已经是秦朝寺庙军事成就的第一人,在军事领域非常有威望。然而,这种威望也对秦王构成了威胁。如果秦王真的想像他的祖父秦赵祥王一样,那么老王的结局就会很痛苦。

王坚必须消除秦王的疑虑。当秦王问及灭楚之战时,王坚坚持要60万。秦王问李信时,李信回答要20万,这让秦王嬴政误以为王坚老了,不堪重用。是时候让年轻人上台了,这也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

[img]512439[/img]

这就像一家公司。领导要求你购买另一家公司。你问两个员工,一个说6000万,另一个说只有2000万。如果你是领导,你会选择哪一个?我想很多人无疑会选择后者。

而且假设李信真的能成功灭楚,那么李信的功绩就足以和王坚分庭抗礼了。至少在法庭上有一个约束对象,不会像白起那样出现。军事领袖从白开始就是第一眼。但是,历代君王之会对武将不放心,就是担心将军会在外面支持兵力。

然而,李信灭楚是昌平君背叛秦国的重要场所之一,这也是嬴政的错误之一,但这也是我钦佩秦始皇的一个重要场所:李信灭楚不仅没有大小的工作,而且让秦国失去军队和将军。然而,我们可以看到秦始皇从头到尾都没有杀死李信,同样是副将军的蒙田也没有杀死他,相反,在那之后,蒙田成为了王健之后秦国的另一位将军。虽然秦始皇是“暴君”,但他从头到尾都没有杀过一个功臣,也足以看出他心胸宽广。

相反,历史上很多“仁君”,往往都有卸磨杀驴的行为,比如汉朝的刘邦,七个异姓王只剩下一个。


秦灭楚国时,为什么要出兵60万?原因是什么?秦灭楚国时,为什么要出兵60万?原因是什么?

,,,,,,,

  • 宋玉简介 战国末期楚国名词赋家宋玉生平介绍
  • 宋玉简介:宋玉,又名子渊(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汉族,东周战国时炎城(今湖北宜城)人,楚国辞赋作家。屈原出生后,...

  • 樗里疾是怎样的人?樗里疾与芈月有什么关系
  • 电视剧《芈月传》里芈月就像是一个集团的首领,要想经营好秦国这个“集团”,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是远远不够的,芈月还需要伙伴与...

  • 张仪介绍秦国名相 用智谋和辩术瓦解六国合纵
  • 导读:张仪(?-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战略家。张仪曾与苏...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

  • 秦孝公为什么大力支持商鞅变法?最终结果如何
  • 秦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不仅秦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出现了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帝王——秦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