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汉献帝刘协是一个傀儡皇帝。虽然他有最高贵的地位,但他就像一个木偶。他不能做他想做的事,也没有实际的权力。皇帝甚至不如普通人。那么,为什么汉献帝把皇位禅让给曹丕后,他只是去了自己的封地,没有投靠刘备呢?如果刘协去刘备的地方,刘备会怎么对待他?
东汉末年分为三国,曹操、刘备、孙权、曹魏、蜀汉、东吴三权鼎立。对于这个乱世,真正验证了“时代造就英雄”和“英雄造就时代造就时代”的两个道理。每个英雄都有世界和崇高的梦想。然而,世界上只有一个英雄。赢家是王。正是因为这些英雄在历史舞台上的竞争,历史车轮才向前滚动。
关于曹丕家族推翻汉献帝的政权,可以说后人对这段历史有不同的评论和看法。有人认为这是曹丕谋反,以不正当手段夺取政权。也有人认为曹丕取代刘协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曹丕只是顺势而为。也有人认为这是刘备称帝的情节。
[img]509962[/img]
无论后人如何评价汉魏的变化,不可否认的是,曹丕并没有杀死刘协。作为亡国之君,刘协没有被残忍杀害,也没有自杀。相反,他被新皇帝封存和奖励。曾经的汉献帝变成了今天的山阳公,曾经掌权,现在被圈在山阳之地,可以算是一种舒适的生活。
曹丕获得的世界不是偶然的,而是建立在上一代辛勤工作的基础上的。曹丕只是站在前人“巨人”的肩膀上,用曹魏代替汉朝,真正顺应潮流。曹操一生都在军事战争中,经历了数百场战争,拥有世界和才华。虽然他最终没有赢得世界,但他也让北方统一了。
那么,说到汉献帝,为什么刘协在穷途末路的时候没有去找“皇叔”刘备,一起努力恢复汉朝的世界呢?原因不仅包括汉献帝刘协本人的原因,还包括刘备的因素。当然,当时的情况密切相关。
@ 汉献帝本人并不是一个懦弱、无权、无能的人物,而是一个知识渊博、知识渊博、关心世界、关心世界、有战略眼光、有治国才华的皇帝。在过去,当我们评价汉献帝时,我们经常想到曹操批评汉献帝的一句话:“他出生在深宫,比女人长”,也就是说,汉献帝从小就被宠坏了,心胸空虚,没有治国安邦的能力。相反,汉献帝绝非没有实际权力的傀儡。
虽然汉末军阀掌权,局势混乱,但人们对皇权的理解与今天人们的观点有很大的不同。皇帝在他们心目中仍然有一种非常神圣的权威,尽管雇佣兵混乱,但他们永远不敢轻易染指皇权。即使是曹操也不能一手操纵整个朝廷局势。他的许多决定和命令必须得到汉献帝的同意才能有效,并可以向外发布。汉献帝与曹操的关系不仅仅是利用与利用、胁迫与胁迫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
[img]509963[/img]
在汉献帝的朝廷中,并非全部属于曹操的直系势力,也有许多大臣服从自己的命令。当时,世界上许多有才华的人回到汉朝,仍然有强烈的抱负和愿望支持汉朝法院恢复世界统一,实现中兴通讯,因此,他们来到曹操支持汉朝皇帝的目的,表面上是曹操谋士帮助他平静地分裂力量,实际上是代表汉朝皇帝与曹操的合作。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迅迅。
正是汉献帝的向心力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来到许昌,为曹操集团提供了巨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可以说,汉献帝离不开曹操,曹操也离不开汉献帝。没有汉献帝,就永远不会有后来的曹操。不支持刘备的汉献帝。虽然刘备声称他是汉族宗族,但事实上,这是一件根本不清楚的事情。《三国演义》中提到的汉献帝认刘备为“刘皇叔”,与董承、刘备共谋曹操是子虚乌有的事。
事实上,汉献帝恐怕连刘备的脸都没见过。董承密谋杀曹操也是他以汉献帝的名义执导的,没有得到汉献帝的指示。在汉献帝看来,刘备只是一支普通的地方军阀力量。为了实现世界的统一和稳定,他主要依靠曹操和孙策(曹操北、孙策南)的力量。刘备必须被清理干净,更不用说他对中兴汉族的希望了。随后汉献帝退位,刘备还大放流言说汉献帝被杀,为自己登基做好准备。
一方面,从刘备集团到普通人家,大家都认为曹丕继位后已经“灭口”了最后一位皇帝刘协。在这一舆论的帮助下,刘备的“复汉”站稳了脚跟。如果刘协此时跑去投靠皇叔,无异于给刘备带来了麻烦,需要各种掩护和掩盖刘协“死”的事实。
[img]509964[/img]
另一方面,虽然刘协此时已经被封存和封存,但事实上,他仍然在曹丕的眼中,很难逃脱这一天的网络。然而,即使刘协成功逃到刘备集团,也不一定会有比曹丕更好的生活。从刘琦的死到刘张的益州被夺,可以看出,如果刘协回到刘备队,他将投入自己的网络。
为什么汉献帝禅位后没有投靠刘备?刘备会怎么对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