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宋朝,其实有这样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其实宋朝每年都要给辽国10.2万黄金,这其实在正常人眼里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但其实宋朝一步步把辽国拖垮了。那么有什么神秘呢?
禅渊之盟,一个历史意义重大、争议重大的事件,叫北宋为和平而与辽邦签订的盟约。如果说不好,就叫北宋为了不挨打,不得不赔钱免灾。不管盟约的初衷如何,这次结盟的最终结果对宋是有利的:宋越强,辽越弱。
[img]506797[/img]
这与开始结盟的情况大不相同。自北宋成立以来,它已经与老敌人辽国作战了40多年。在这些对抗中,北宋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即使联盟决定和平共处,北宋也会以弟弟的身份进行谈判。
当时的场景是这样的: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亲率领军队南下,深入宋朝侵略,打算一举消灭北宋;在宋朝,寇准总理建议宋真宗亲自监督战争。宋军士气大增,准备为我的皇帝誓言与敌人作战。
双方都是点燃的炸弹。如果真的打起来,战争会极其惨烈,但一出意想不到的戏却提前结束了即将到来的鲜血:宋军用八牛弩射杀了辽军将军萧挞。萧太后沮丧悲伤,斗志不再,于是决定和谈。宋真宗当然说:好!
但是,盟约是有条件的。双方同意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约为兄弟之国(辽为兄宋为兄弟)。宋每年给辽10万币银,20万丝布。
[img]506798[/img]
从条约的内容来看,宋朝显然遭受了损失,相当于用金钱购买和平。禅源联盟也被后人批评为不平等条约。然而,在效果上,宋朝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互称兄弟后,辽宋共使380多次,边境百年和平。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随着双方和平时代的共同进步,辽国的国力越来越弱,突出了经济的全面崩溃,以至于在后期,辽国直接被经济拖垮,曾经不可战胜的草原王朝被黄金摧毁。
奇怪的是,为什么辽国每年收到宋朝10万白银,在和约中占上风,但经济崩溃了?显然,这不是宋朝的早期预谋,而是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将引入一个叫做货币战争的现代词。虽然宋朝的初衷不在于此,但这一原则仍然可以用来解释。
宋代经济处于世界前列,其商业贸易相当发达,而辽国只在行军战争中非常强大,在金钱和利润方面的生存方式非常薄弱。即使宋朝给了辽白银,辽也用这笔钱买了宋朝的先进产品。
[img]506799[/img]
随着时间的推移,宋朝的许多产品已经成为辽人的必需品。十万白银根本不够。相反,他们必须把它们倒进去。此外,从皇室到人民,他们都形成了一个观念,即他们都在等待宋朝送钱,享受自己的成就。宋代货币在辽朝的流行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随着实际物品的传播,宋代文化逐渐渗透到辽国文化中。辽国统治者也接受了被汉化的命运,心理上接受了宋朝文化是主流的概念。辽国的经济将被自己掏空,没有技能,被黄金摧毁。
禅渊之盟有哪些玄机?为什么北宋能拖垮辽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