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实际上分为两个步骤:“封”为祭天,“禅”为祭地。特别是指中国古代皇帝在太平繁荣或天降吉祥时特别到特定地点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大型仪式。
[img]506946[/img]
封与禅一般同时进行,但严格来说,封仪式比禅仪式隆重得多。
天高在上,地被天所笼罩。根据阴阳五行理论,天为阳,地为阴,天高于地。
这种礼仪历史悠久:
“古人封泰山禅梁父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管子封禅)
据《管子》报道,古代夏商周三代,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天子,曾经有过封禅的行为。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也记载在史记中,也有封禅的想法:
“...寡人召集兵车联盟三次,乘车联盟六次,九次会合诸侯,纠正世界统一。过去三代开国天子有什么区别?我想封祭泰山,禅祭梁父。”《史记·齐太公家族》
齐桓公觉得自己南伐北战,东征西讨,天下诸侯都要听他的调度。这时,他的文治武功已经达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成就。
他认为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天子也只有这个功绩,他要封祭泰山,禅祭梁父,以告天下。
但齐桓公的想法被管仲劝诫,劝诫失败,从技术上打消了齐桓公的想法。
[img]506947[/img]
以上都只是传说,还没有确认。
真正有历史记录的禅宗仪式始于秦始皇,选定的地点是泰山。
为何选择在泰山举行封禅仪式?班固在《白虎通义》中说得很清楚:
“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的意义也是如此。开始受命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 白虎通义 》汉·班固)
古代封禅仪式是皇帝举行的国家最高祭祀仪式,也是皇帝与天交流的最佳机会。
举办这项活动的目的是向天堂和平,感谢你的祝福;当然,皇帝在祈祷时应该报告他的杰出成就,以表明他的伟大成就来自上帝的祝福。
@ 他们必须选择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
泰山是五岳之首,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高的山。
泰山有一座观日峰,在那里你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太阳冉冉升起,此时便于皇帝与天进行近距离的交流,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直通帝座”。
由于泰山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文化积累,皇帝在那里宣传他的伟大成就,塑造一个辉煌的形象,并有独特的优势来提高他的历史地位。
关于封禅仪式,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说:“因此,它的仪式(仪式)消失了,它的细节无法记住。”也就是说,虽然古人有记载,但各朝代的封禅仪式不同,一般程序如下:
封禅前,汉武帝召集儒生讨论,但没有人知道封禅的礼仪,所以汉武帝制定了自己的礼仪程序。
他先去梁父山祭地,然后在泰山设坛祭天。天坛直径一丈二尺,高九尺,天坛下埋有“玉牒书”。
仪式结束后,汉武帝带着几位股肱之臣登上泰山顶,再次祭天。
[img]506948[/img]
第二天从山上下来后,又在泰山山麓祭地。
祭祀用的物品是世界各地珍贵的鸟类、动物和白雉,用五色土密封。
汉武帝穿着黄色的衣服,在盛大的音乐中亲自跪拜。
封禅毕,他下诏改元。此后,历代封禅,程序基本相同。
但并非所有的皇帝都有资格封禅,必须是皇帝的杰出代表,如何衡量一个皇帝的伟大成就?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完成改朝换代,统一国家。
二、帝王政绩突出,要国泰民安,国富民强。
三、一定要有吉祥出现。
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前两个条件,第三个条件只能靠运气。也就是说,古代所说的看天意。
自古以来,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七位皇帝就举行了封禅。
在这七位皇帝中,武则天找到了在嵩山举行的禅宗仪式。泰山只有六位皇帝认真封禅。
在六位封禅皇帝中,他们都达到了以上三个标准吗?根据一般认知,人们认为宋神宗远离标准,属于鱼眼混珠等。
但真正有资格举行禅宗仪式的,如刘邦、李世民等,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没有完成这个愿望。
宋神宗泰山封禅后,后来皇帝觉得这样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怪物,把神圣的封禅仪式当儿戏,玷污了“五岳独尊”的泰山,@ 后来皇帝羞于再去泰山封禅。
明代朱元璋时期,他下令废除泰山“东岳天齐仁圣帝称号”,去掉了泰山的神圣光环。
公元1420年,明成祖朱棣建成了北京天坛和地坛,此后,这些地方取代了泰山,成为皇帝祭祀天地的地方。
从那以后,皇帝再次登上泰山,只是祭祀,而不是禅宗。清朝康熙乾隆多次到泰山祭祀,但不能称之为禅宗。
秦始皇为何选择在泰山举行封禅仪式?封禅仪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