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司马氏代魏建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
公元265年11月12日,在大臣们的“劝诫”下,魏元帝曹宏下令将王位禅交给时任相国晋王的司马炎。从此,曹魏政权被摧毁,司马炎代魏建晋,历史上被称为晋武帝。
自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建魏公元265年魏元帝曹壮禅以来,曹魏政权只持续了45年。为什么司马能在短短45年内顺利挖掘曹魏的角落?
司马懿出生于河内司马氏。他的父亲司马防是东汉朝廷的京兆尹和曹操的推荐人。在司马防的指导下,司马懿和其他兄弟都是龙凤,当时被称为“司马八达”。
[img]507069[/img]
东汉末年,司马懿被曹操任命为官员,然后协助曹丕在与曹植的竞争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成为魏王世子。曹操去世前,他多次认为司马懿有“鹰视狼顾”的相貌。这个人不会屈服于别人,警告曹丕不要把军事权力交给司马懿。
曹丕即位后,他确实没有给司马懿军权。即使在曹丕晚年,他也需要能够独自一人,然后把司马懿召回首都,进入中心,成为四位辅助政治大臣之一。
然而,在魏明帝曹睿统治期间,随着曹休、曹真等掌握兵权的曹魏宗室相继去世,父亲曹丕统治期间压制宗室,大部分宗室子女未能成长。此时,蜀汉宰相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曹魏的防御压力急剧增加,只能交给司马懿的兵权,命令他抵抗蜀汉。
如果曹睿能把司马懿熬死,也许以后不会有那么多事情发生,但不幸的是,曹睿在公元239年去世,司马懿才60岁。
此外,曹丕之前对宗室的压制使曹魏的第三代宗室子弟大多是一群花花公子。无奈之下,曹睿选择了曹爽和司马懿作为自己的伴侣,他们从小就忠于自己,但他们给了曹爽更多的权威,以便他们能够制衡受人尊敬的司马懿。
起初,由于曹爽没有足够的资格,在处理政府时,很多事情都会征求司马懿的意见,司马懿是历侍四朝的老大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曹爽在处理政府事务方面变得越来越成熟。此外,他还利用自己的亲信何燕、李生、毕轨等人担任重要职务,逐渐掌握了政府权力,司马懿一步步被架空。
不久,曹爽准备玩一手明升暗降——把司马懿拜为大司马,然后彻底架空。后来,曹爽把司马懿拜为太尉,因为大臣们认为大司马的职位不是很幸运。
[img]507070[/img]
值得一提的是,曹魏的大司马是一个自带“死亡魔咒”的职位:
公元221年9月,曹仁被崇拜为大司马。结果,仅仅一年多后,曹仁因指挥第三次帮扶战而失败,魏军惨败,曹仁很快就死了。
公元226年12月,曹休被崇拜为大司马。一年多后,曹休指挥石亭之战失败,几乎被吴军俘虏。多亏了他的老对手贾悝jy,他带领军队拯救了他。不久,曹休羞愧地去世了。
公元230年2月,曹真被崇拜为大司马,被委以伐蜀重担。结果曹真还没到前线,就因为张合被杀了。曹军败退草草结束了战争。不久,曹真又病倒了,于公元231年3月去世。
公元233年12月,魏明帝曹睿封辽东公孙渊为大司马。这个产品已经一年多没干了,但是大司马干了几年就正式称帝叛魏,然后被司马懿杀了。
由此可见,曹爽想把司马懿提升为大司马,其实背后还有一个想法,想给司马懿加上一个“死亡魔咒”。
言归正传,司马懿被架空。此外,曹爽和他的党羽何晏、李胜等人控制了政府,引起了各大门阀世族的不满。作为曹魏政权的基础,他们逐渐加入了司马懿的阵营。
公元249年,魏少帝曹芳和将军曹爽前往高平陵拜访魏明帝。早在魏少帝曹芳提出拜访魏明帝的想法时,大司农桓范就建议曹爽。他和他的弟弟曹羲必须留下一个人来控制洛阳,以防发生意外。他们不知道曹爽不在乎,但他们仍然带着亲信跟随曹芳。
[img]507071[/img]
因此,当司马懿发动政变时,他很容易控制洛阳城。这时,幸运逃离洛阳的桓范找到了曹爽。桓范逃跑时,还带着大司农印,可以调动世界粮草财产支持曹爽重新夺权。此外,许多边疆将领都是曹爽的亲信。只要曹爽愿意放手,重新夺取洛阳,就不难消灭司马氏。
然而,面对司马懿“保持头衔,永远享受财富”的承诺,曹爽没有斗志,直接放弃了武器投降。愤怒的桓范指着曹爽的兄弟大喊大叫——“子丹美女,生下你的兄弟,小牛耳朵!胖奴隶!曹子丹是个好人,有五六头肉。今天,桓范和他一起灭门。”
如果曹丕和曹睿的父子能杀死司马懿,也许曹魏还有机会继续下去。
如果曹爽能听从桓范的建议,而不是贪图荣耀和财富,相信司马懿的胡说八道,也许曹魏仍然有一线活力。
然而,不幸的是,没有一个。此外,曹操压制的门阀世族和曹操新提拔的“穷人”站在司马氏一边,历史的平衡完全落在了司马氏身上
历史上司马氏代魏建晋的真实情况是什么?